7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巴西加征50%的进口关税。这一消息令人震惊,因为在今年4月,特朗普就曾针对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进行加税时,巴西的关税仅为10%。然而,现在巴西面临的关税跃升至全球最高的50%,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让全球经济界议论纷纷,许多人纷纷猜测特朗普此举的真正动机是什么。
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巴西总统卢拉的反应。他不仅坚决拒绝了特朗普的加税提案,而且直言不讳地表示,巴西完全不依赖美国,照样能够生存下去。这番话显示了卢拉不畏强权、敢于直面挑战的姿态,让全球媒体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巴西和特朗普之间的复杂博弈。
实际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最初主要针对那些与美国有贸易顺差的国家,他希望通过加税手段来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过去15年里,美国与巴西之间的贸易顺差已超过4000亿美元,意味着美国大量商品以零关税进入巴西市场,赚取了丰厚利润。然而,现在特朗普将巴西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50%,这一调整几乎使巴西的进口成本暴涨,成为全球贸易中最高的税率。这使得全球贸易界一时困惑不解,特朗普到底是想达成什么样的目的?
从背后的动机来看,特朗普此举很大程度上带有明显的私怨。特朗普与巴西前总统博尔索纳罗的关系非常亲密,两人在政治立场上也高度一致。然而,随着博尔索纳罗下台并因涉嫌政变和刺杀现任总统卢拉而面临司法审判,特朗普与卢拉的关系迅速恶化。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公开声援博尔索纳罗,指责巴西政府对其进行“政治迫害”,并将其行为视作“国际耻辱”。卢拉对此深感愤怒,立即表示巴西的内政不容他国干涉,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
7月6日,金砖国家峰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本届峰会由巴西作为东道主。会议声明中明确表示对特朗普加税政策的“严重关切”,认为这不仅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还可能引发全球贸易的不稳定,进一步破坏全球供应链,增加不确定性。在避免过多引起特朗普政府注意的情况下,巴西决定将本次峰会的重点放在那些不太具有争议的话题上,甚至主动避开了敏感的“去美元化”问题。声明中并未明确点名美国,显然是为了避免直接与特朗普正面冲突,给他留足面子。
然而,特朗普却未因此收敛,反而更加公开表达不满。7月6日,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金砖国家推行“反美政策”,并威胁如果这些国家继续支持“反美政策”,将对其征收额外10%的关税。这一言论令卢拉极为愤怒,次日他在记者会上直言不讳,批评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对他国进行威胁,显得极不负责任且不尊重他国主权。他还强调,美国无权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现代世界不应由一个“帝国”来主宰。
卢拉还毫不客气地回应称,如果美国对其他国家加税,那么这些国家完全有权作出对等反应。卢拉的回应传递了巴西坚定捍卫国家利益的立场,也为全球其他国家发出了重要信号。
特朗普似乎并未意识到这场关税战争的风险正逐步加剧,他仍然忙于通过加税手段对世界各国施压,计划在8月1日前进一步扩大关税覆盖范围。尽管特朗普希望以此“收网”,但这一系列的举动是否能够平稳收官,仍然充满变数。
7月2日,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了一项贸易协议,标志着美国将对越南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而最初的税率高达46%。虽然税率有所下降,但特朗普对越南通过其领土转运至美国的第三国商品,则将征收高达40%的关税。越南方面对这一协议提出了异议,表示双方此前商定的关税应该是11%,而且这一协议并未正式签字,指责美国“背刺”了越南。这一情况无疑让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陷入尴尬境地。
与越南一样,日本也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表示不满。日本与美国已经进行了七轮谈判,本以为通过大规模投资能够获得美国的宽容,但特朗普突然提高日本的关税从24%至25%,这令日本政府极为失望。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这一决定令日本感到“非常遗憾”,并表明日本不会轻易向美国屈服,未来将更加努力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
12日,特朗普再次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欧盟征收30%的关税,并公开了写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信件。冯德莱恩迅速发表声明,表示欧盟将继续与美国进行谈判,力图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如果未能达成协议,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保护自身利益。据悉,欧盟已经准备了一份价值1160亿欧元的报复性关税清单,其中包括美国的大豆、波本威士忌、飞机等产品。
美国人口仅为3亿,然而这个相对较小的市场却能够搅动全球经济的风云。如果全球其他国家都像巴西那样,对美国采取对等的关税措施,特朗普的关税战是否还能继续下去?全球是否能够承受这种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一系列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未来局势如何发展,值得全球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