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者”
线上流量见顶,走到线下似乎成为不少品牌的新共识。今年以来,不少美妆品牌纷纷转向线下寻求新增量,希望更快地开拓线下市场。
近日,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接受青眼专访,将好特卖3年实现门店数量快速发展,以及对美妆品牌重启线下的看法娓娓道来。
公开资料显示,好特卖成立于2020年4月,定位为产品清货渠道,主营产品为零食、日化等品类的临期尾货,门店多选址于人流量大的热门商圈,聚焦年轻消费者。
“好特卖诞生的契机在于疫情带来的尾货比较多。”张宁表示,尾货本身其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生意,只不过它以前都不见光,而是通过社区团购等渠道,以及分散到下沉市场给消耗掉。由于尾货量比较多,所以出现了好特卖这样比较正规的渠道去阳光化地处理尾货。
做行业的“分解者”和“秃鹫”,这是张宁对好特卖的定位。张宁称,无论是食品还是美妆行业,均会产生尾货,而好特卖就是将最后的尾货给分解掉,解决尾货带来的浪费。从表面上看,好特卖像是一个比较丑陋的“秃鹫”,承担着分解者的角色,但实际上,好特卖是品牌创新的托底。
比如,现在国风很流行,很多品牌都会做一些有关国风的产品,但并不是所有品牌在这一赛道都能够成功,在用心做好产品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产品的包装、名称设计不被消费者接受等,那就需要有人给这样的品牌托底,将成本价收回,帮助品牌有资金去做下一轮创新。
在这一定位下,3年多来,好特卖在98个城市开出了900多家门店,并于去年4月正式开放加盟,进一步加快扩张步伐。
对于门店数量快速发展的秘诀,张宁称,“主要是有一件事情做对了,叫单店模型。”好特卖非常关注单店模型,通过供应链优势去进行采买,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极致性价比,获得单店盈利的结果,最终实现规模化的复制。
从另一方面而言,由于定位是分解者,所以好特卖的增速也和行业增速息息相关。对此,张宁比喻道,“现在美妆行业正蓬勃发展,而我们的发展速度和美妆行业的发展速度是一样的,很难超越。”
对于当下的好特卖而言,维持单店盈利的状况和稳健开店,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策略,通过算法不断地优化采购,以及配套定价定量策略,最终实现穿越周期和长久发展。
另外,针对今年不少美妆品牌提及重启线下战略,张宁表示,线上属于一个比较强的搜索式和营销式的存在,而线下则能看得见摸得着,对于新品牌而言,布局线下渠道非常重要。尤其是,好特卖产品的价格比较低,能够帮助品牌实现破圈,及接触更多消费者。
关于未来,张宁表示,希望和更多美妆品牌达成合作关系,帮助品牌更快地消化掉尾货,让每一个产品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喜欢它的消费者,同时也能让消费者用承受得起的价格体验让自己变美。
┄┄┄┄┄┄┄┄┄┄┄┄┄┄┄┄┄┄┄┄
3月19日,由青眼、青眼情报、CHAILEEDO主办,美得得联合支持的2024(第九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在杭州召开。本届会议以“线下重构”为主题,会上,好特卖联合创始人张宁带来了《折扣赛道里的美妆机会》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好特卖对线下渠道的理解和解读。
以下是演讲实录:
大家好!
今天在这边做嘉宾分享有点惭愧,好特卖在大家心目中还是一个卖零食的店,我们在美妆板块算是刚刚起步。今年4月20日,好特卖才刚刚满4岁,是一个很年轻的渠道。今天,其实更多的是交一个报告,抛一个橄榄枝,和在座的各品牌一起共同探讨折扣赛道里的美妆机会。
去年,好特卖GMV达50亿,其中大概有6-7亿和美妆、护肤相关。6-7亿看起来并不多,但这是依靠几块钱的牙膏,十几块的面膜,一件件小商品积累起来的。众所周知,好特卖周转效率特别高,基本上一个产品到好特卖门店里2-3周就售罄了。另外,不少好的产品,在尚未上架的情况下,就被社群里的消费者订购完毕了。同时,我们对这个赛道也有一些发现。
在好特卖折扣赛道里,很多人说消费者在买极致性价比。但在好特卖的场景里,我们并未发现消费降级。为什么呢?这其实和消费升级、消费降级的定义有关,而不是说到好特卖买东西就是消费降级了。
我研究过比较专业的有关“消费升级”的定义:消费者愿意花钱去购买更好的品质和更多的体验。其实,在好特卖里产生了非常典型的场景:消费者愿意花钱尝试以前从未尝试过的新品,喝从未喝过的饮料,吃从未吃过的零食,使用从未用过的美妆品牌,而这些产品并非必需品。
比如,在小红书,众多网友讨论好特卖的巴黎水很便宜,但巴黎水并不是必需品,也不是消费降级。同时,我也认为,让人变美的美妆不算是消费降级,人们对美的向往属于消费升级。
另外,我刚才也听到品牌在说绝对不破价,而好特卖也不是大家所认为的破价渠道。就当下的渠道而言,包括KA渠道、百货渠道、CS渠道等。好特卖在全国只有900家门店,门店面积200平,有点像CS渠道,但产品大部分是零食饮料。
那么,好特卖属于什么渠道?是不是大家所理解的特区?事实上,目前,好特卖美妆护肤品牌销量不错,动销很快。和折扣美妆CS渠道比,好特卖很不一样。好特卖是由一群并不怎么懂零售、有点互联网基因的年轻人一起创办的品牌。我们一直在探索什么是好特卖?好特卖取代了谁?其实,好特卖没有取代谁,比如好特卖和名创优品、屈臣氏等挨着开店,大家生意都很好。
如果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搜索“好特卖”“好特卖必买”,“好特卖100元能买什么”等,会发现大量的内容全部都是自来水。我在公司也负责品牌,一分钱预算也没有,我们认为开店就是投广告。大量的消费者在门店不仅买产品,还会帮我们做大量的传播。我们在看到这样的消费后,也一直在和专业的机构沟通。
两年前,我们曾经请过一个复旦大学人类学系的团队对好特卖门店进行“消费者的田野调查”,他们派人蹲守在门店里采访,甚至跟踪消费者的旅程,看消费者在好特卖里是怎么消费的,最终,他们给到我们的结论是:好特卖其实是消费者随机惊喜的地方,并不是传统大家目的性采购的一个地方。大部分消费者在踏进好特卖的那一刻,并不知道今天要买什么,可能是觉得有点口渴了,去好特卖逛逛,在逛的过程中,购买了一瓶口腔喷雾,属于非常随机的采购行为。
当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研究,上述也是分享的我们在好特卖卖场看到的一些趋势。而关于线下渠道的理解和解读,我们发现有3个方向:极致低价、情绪消费、算法赋能。
第一是极致低价。
在折扣零售里分为硬折扣和软折扣,而好特卖的定位是“软折扣”。比如,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折扣店做的是硬折扣,以批发价拿到产品,然后以比较低的价格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但好特卖做的是尾货折扣,即软折扣,我们的采购价是没有标杆的,主要和产品的有效期、货量、品牌相关。
在好特卖的卖场里,很少会看到OEM的产品,有一些主要是补充品类,我们绝大部分商品都是软折扣商品。近几年,所有折扣商品都非常火爆,我们也看到了层出不穷的折扣赛道,而好特卖主要是以食品起家的折扣店品牌。
另外,全球折扣发展史也很有意思,它就是不断降低毛利的过程。从最早在百货业态中,毛利为45%,到后来超市等卖场兴起后,将毛利从45%降到13%,当然,这当中,各品牌在其中也做过一定贡献。
我们发现,在过往几十年里,所有零售线下渠道及线上渠道,都是以价格破坏者形象出现。
但价格破坏者有时候并非贬义词,举例来说,现在电动汽车特斯拉就经常降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品牌,目前特斯拉的汽车20多万就能买一辆,在降价格的同时,也服务了更多人。从整个零售的发展规律来看,我们其实不应该把价格破坏者看成是一个贬义词,它一定是在共同为生活美好而努力,只不过可能视角不一样。
同时,从市值来看,好特卖属于软折扣,“软折扣”全球最大的代表者是TJX,它属于服装零售的软折扣品牌,它过去市值的增长可以和做硬折扣的沃尔玛相提并论。
事实上,当前的这些变化,是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的。好特卖的团队也并非是一群很聪明的人,是消费者选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有点误打误撞,因为碰到疫情,2020年4月,我们开出第一家店,也是因为疫情尾货比较多,所以,催生了我们这个行业。
第二是情绪消费。
现在年轻人有刚需吗?我感觉现在年轻人没有刚需,当下所有的商品都带有情绪价值,不管是买面膜,还是买护手霜,消费者都比较注重包装。在好特卖,我们发现如果产品包装不好看,放在货架上基本没有人购买。
现在的宠物食品、保健品包装都非常好看。以前,保健品都是白色的瓶子,很像药瓶一样,现在很多保健品做成了胶原蛋白胶囊,或者做的和软糖、QQ糖一样,外观特别好看。
我们发现好特卖的消费者没有刚需,全都是情绪消费。如果看一下好特卖里每个消费者的面部表情会发现,他们的脸上都是面带笑容的,同时,他们不仅自己购买,还会回去和同事们分享。
如果大家在小红书上搜索“好特卖必买品”,会发现大量的人在分享好特卖最近有什么新品。在好特卖门店,很多消费者是被陈列和极致性价比突然间吸引了。另外,好特卖还拥有一批男性消费者,我们有一个场景是:男生洗发水用完了,不知道买什么,于是去好特卖看看,随机选择了一个品牌的洗发水;另外,一般而言,男生的品牌忠诚度会较高,在常规渠道,他们可能不会去购买螺蛳粉,但在好特卖,他们可能就会想要去尝试螺蛳粉,这是很重要的新型消费场景。
目前,好特卖GMV每年几乎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去年,我们也实现了盈利,我们比较关注单店效益。目前,好特卖有900个门店,每个门店会员粉丝复购率都很高,其中,会员复购率为2.5次/月。
另外,好特卖零食有引流的作用,这也让我们和传统美妆护肤品牌线下渠道不一样。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可能去屈臣氏是4-5个月以前,但去好特卖可能是昨天。我们大部分门店的选址在购物商场及办公楼,不少消费者去好特卖的心智不是去买,而是去逛。
第三是算法赋能。
现在大家都在做人工智能、AI,其实好特卖团队一开始并没有很多零售基因,但我们在算法上投入比较大。为什么算法很重要呢?
这种情况下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我们没有太多数据可以去借鉴动销。比如说,如果卖一个单品,我不断养这个单品,基本能了解到这个单品每个月贡献的产值是多少。好特卖每天均有两三百个新条码进来,我们的买手没有办法定价,尤其是每个品随着效期的临近,以及每一批尾货量的不同,定价、定量会非常困难。
我们每天都在玩有效期和价格的游戏,因为同样的产品不同有效期价格不一样,比如,8个月有效期的产品和10个月有效期的产品,价格相差会非常大。同时,我们的配货也比较困难,传统渠道里店长或者类目科长会自己订货,门店一天需要的卸妆水、洗面奶等。
但好特卖店长是没法订货的,因为打开后台有太多SKU了,我们曾经也想要制定一个竞拍竞价机制,但这太复杂了。目前,好特卖是店长局部选货,然后通过算法智能配货,算法会根据大仓现有库存和门店SKU丰富度,自动配货,这也就造就每个门店的货基本不一样。另外,由于每批货不一样,所以可能没有几个SKU能同时覆盖到好特卖900个门店。
目前好特卖实行的是买手制,通过强大的算法赋能买手,买手提报商机后由算法报价,这个品牌现在给买手的货量,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能动销完,所以买手就出什么价。如果说这个系统的价格低于买手报的价,这个产品是进不来的,只有高于买手报的价,这个产品才能进来。
一般而言,好特卖报价都比较低,因为我们买断了产品,同时T+1就把钱打给品牌方了,我们承担着滞销风险、仓储物流风险,所以不得不报一个极致低价,而报价主要是根据全网品牌力、线下渠道销售情况等数据分析,所做的一个定价。
其实,好特卖定价有时候也是代表事实的反映,因为我们没有后台毛利,不收进场费、陈列费,所有商品一旦报价,就会在货架上价格无差别地上架,消费者买不买就是用脚投票,不是任何包装的结果。
在食品行业,有不少品牌方和我们做很多创新的测试,他们给我们一些创新产品,说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不好,最后在好特卖试一把,测试下到底是不是产品不好。很多产品在好特卖卖得特别好,只是在传统渠道可能档期不对,或者渠道、季节原因等,产品销量不好。在零售业,好特卖挽救了不少产品。
好特卖认为,在这个大的生态环境里,必须创造价值才能活下来。如果好特卖只是一个渠道,那可替代性是很高的,而我们并不想和别人产生竞争。
起初,好特卖是从经销商手里拿货,前两年开始不少品牌方开始和我们合作,我们是它们的尾货独家供应链商。事实上,不少品牌禁止供销商给好特卖供货,如今变成拥抱我们了。那么,好特卖到底给品牌创造了什么价值?
好特卖在全国98个一二线主流城市的购物商场里拥有900家店,我们能帮助很多品牌接触到不容易接触的消费者,同时,好特卖也有可能成为一个能接触消费者最接近的渠道。此外,好特卖是ToC的封闭化渠道,不做批发,进入到好特卖的产品,一般在2-3周内就会快速倾销完,我们是潮汐式的进货。消费者如果想要复购,需要回到品牌的主流渠道购买。另外,好特卖还能帮助品牌快速在消费者面前不断曝光,即使是知名品牌还是需要在年轻消费者面前不断的曝光。
我以前曾入学湖畔大学,我们有些同学是做消费品的。有一次,我和一个做冷冻水饺的老板聊天,他一开始觉得好特卖破价,扰乱了产品市场价格。然后他去我们门店考察,在门店驻足半小时后,就跟我开始谈合作,他说在好特卖门店看到了在KA渠道里看不到的消费者,好特卖门店里川流不息的全都是年轻人。
同时,我们也在和食品领域新的合作伙伴做环境保护的议题,做有关碳排放的计算,目前还没有做食品板块。我们从2020到2022年减少了48万吨碳排放,相当于多盖了1.8万多个足球场的森林面积。另外,在化妆品领域,不少品牌以前会收回尾货进行销毁,这其实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碳排放。
我们也希望能够在大的ESG环境下,好特卖成为大家做尾货减少浪费最重要的一个合作伙伴。这当中,好特卖不是一个非常张扬的,非常凶猛的新物种,其实我们比喻自己是大自然的分解者——秃鹫,我们以最安全、最专业、最封闭的方式帮助合作伙伴快速清理尾货,减少库存压力,同时去拓新,打破圈层,让消费者了解其产品。
我们在美妆行业过往的成绩单相比零食饮料来说还比较小,在吃饱喝足后,消费者更美好的生活就是变美,希望从2024年开始,好特卖每年在美妆行业都有快速的增长,和大家一起共创出一个更有意思的新渠道。
(采访/整理人:Gloria)
上一篇:股市点晴——阳光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