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公众号文章里,我们分享了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不但愿意疯狂为情绪买单,更利用情绪价值赚得盆满钵满。有人在质疑,情绪真的能做成生意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今天我们就重点帮大家拆解一些用情绪经济捞金的“野路子”:
情绪经济
1
从失业到创业:我的“快乐贩卖机”实验
2023年3月,28岁的苏然被公司裁员。躺在出租屋里刷手机时,她偶然看到一条笔记:“花68元买一罐‘好运喷雾’,喷完真的收到offer!”评论区3000人喊着“求链接”。
“这不就是心理暗示吗?”她翻出抽屉里的香水小样,贴上“升职加薪喷雾”标签挂上闲鱼,标价39.9元。第二天醒来,20单售罄,净赚600元。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2
拆解我的“快乐生产线”
1. 选品:专攻“三秒见效”的情绪刚需
解压玩具:捏捏乐、尖叫鸡(复购率45%)
玄学产品:“爱因斯坦的脑子”“桃花符”(毛利率80%)
虚拟服务:骂醒电话、树洞倾听(客单价88-188元)
“现代人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情绪急救包。”苏然总结。
2. 内容:把小红书当“情绪电影院”
凌晨3点拍《捏烂100个解压玩具》系列,单条播放破500万;
用ASMR录“撕虚拟工资条”声音,引流私域3000人;
直播边哭边装“好运礼盒”,当日销售额破3万。
3. 流量密码:和算法玩“心理游戏”
标题:《失业第7天,我靠卖“空气”赚了2万》
封面:桌面上堆满捏变形的解压玩具+醒目标签“已变现”
评论区埋钩子:“想要同款赚钱攻略的扣111”
3
月入10万的底层逻辑
1. 情绪定价法
成本8元的磁力泥,加上“专治甲方PUA”标签卖68元;
免费寺庙祈福攻略,打包成“职场开光秘籍”售价199元;
关键公式:情绪价值=产品价格×痛点等级。
2. 私域裂变三板斧
给买家寄“焦虑回收站”卡片,扫码进群领福利
每周三晚8点群内拍卖“CEO骂醒服务”(拍出过2888元)
开发“情绪盲盒”:1%概率开出价值5000元心理咨询
3. 跨界收割术
与塔罗师合作“占卜+转运手链”套餐(分成比例37开);
找脱口秀演员录制“专骂老板”音频(单条销售提成5万);
把买家故事写成《当代年轻人发疯实录》,反向带货 。
4
未来规划:从“野路子”到“正规军”
1. 产品升级
签约心理专家开发“科学解压套装”;
联名故宫IP推出“古代打工人疗愈文具”;
测试AI情绪玩偶:能陪聊、会怼人、可定制声音。
2. 模式迭代
上线订阅制“情绪急救会员”,年费888元;
开展线下“压力粉碎派对”,单场门票598元;
孵化“情绪疗愈师”培训体系,考证收费6800元。
3. 价值突围
建立用户情绪数据库,向品牌方提供消费洞察;
发起“每卖一单捐1元给抑郁症基金会”活动;
出版《情绪套现指南》,打造个人IP护城河。
5
这生意能火多久?
当同行还在卷价格时,苏然开始给买家寄手写信:“谢谢你允许我参与你的人生战役。”有个00后粉丝留言:“买的不只是玩具,是活下去的勇气。”
“情绪经济不是割韭菜,而是给孤独时代开一扇窗。”她计划明年启动“真实故事计划”,把用户投稿拍成微电影,顺便卖周边。
最后:
当苏然把工作室从10平米出租屋搬到200平写字楼时,墙上挂着用户寄来的锦旗:“谢谢你让我笑着活下去。”这行最吊诡之处在于:贩卖情绪的人,最终被用户情绪治愈。
“哪有什么财富密码,不过是替世界保管了太多孤独。”她说。
下一篇文章,爱莲情绪研究院将解码情绪经济的底层代码,揭秘情绪经济大爆发的根源,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