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洪言微语
今天,A股市场经历显著调整,而这波下跌与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密不可分。截至中午收盘,上证指数下跌1.88%至3857.24点,深证成指跌2.72%,创业板指重挫3.18%,科创50指数跌2.61%。半天成交额1.3万亿元,放量明显。这次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隔夜美股暴跌形成跨市场共振。
从板块表现看,市场几乎全线下跌。有色金属板块领跌4.77%,钢铁、基础化工等跌幅均超3.5%。这些板块的下跌主要源于获利了结压力,电子板块3.53%的跌幅则与全球半导体疲软态势相互印证。防御性板块相对抗跌,凸显资金避险需求。
在一片跌势中,中船系以4.7%的涨幅逆势崛起,央企农业等相关指数也表现强劲。这一现象背后是深刻的政策逻辑:中央强调"科技强军"与"高端制造自主可控",央企重组案例频出,市场对战略整合预期升温。在全球波动加剧的背景下,资金向政策确定性强的领域集中。
深入分析可见,此次调整与美股暴跌形成紧密联动。隔夜纳斯达克指数大跌2.15%,标普500指数跌1.56%,科技股全面下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在超预期财报后仍然收跌,这种"利好出尽"深刻影响市场情绪。美股暴跌源于三重压力:AI估值泡沫担忧、美联储降息预期骤降、技术性抛压集中释放。
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尤为关键。矛盾的非农数据导致12月降息概率已降至不足40%,流动性预期变化直接压制全球成长股估值,A股科技板块自然受到牵连。
与此同时,锂矿、新能源车等前期热门赛道大幅回调,锂矿指数暴跌9.43%。这反映了市场对过度乐观预期的修正,全球新能源产能释放与碳酸锂价格回落促使资金重新评估风险收益。
展望未来,市场可能进入结构分化的整固阶段。短期受外部环境影响,资金风险偏好明显收敛,风格向均衡配置倾斜。但中长期看,新质生产力代表的科技主线未变,只是需要等待更合适的布局时机。
投资寄语:
投资本质是与时间的对话。今日的下跌更多是对耐心的磨砺,那些被错杀的优质标的往往在恐慌中孕育长期机会。在全球联动的市场环境中,更需要保持理性、深耕研究,基于企业基本面和时代趋势做出判断,方能穿越波动,收获时间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