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日,芬兰智库「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与欧洲、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的非政府组织,综合多方数据称,自俄乌开战以来,台湾地区是俄罗斯轻油(石脑油)的最大买家。
数据显示,自俄乌开战以来,台湾地区共计进口了49亿美元(约1493亿新台币)的俄罗斯轻油,占俄罗斯轻油总出口量的20%。
除此之外,台湾地区2025年上半年从俄罗斯进口轻油总额为13亿美元,该数值达到2022年同期的6倍,增速如同火箭攀升。
早在俄乌战争次日,台湾地区就宣布了对俄展开经济制裁,俄罗斯随后也将台湾地区列入了“不友好国家和地区清单”,直至这次“大曝光”前,几乎没人相信台湾地区背地会给俄罗斯送大钱。
轻油是原油蒸馏或二次加工获得的轻质馏分,作为半导体和电子元件制造所必须需要的化学品原料之一,台湾地区每年对轻油的需求量极大,大到不得不考虑成本价本身。
值得注意的是,在特朗普严厉督促全球买家停止购买俄罗斯能源的背景下,台湾地区不仅是俄罗斯轻油的最大买家,相比较于去年,今年上半年的轻油进口量还增长了44%。
处在风口浪尖的台塑化近日辩称,公司一切依规,所有轻油均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未限定来源国,俄罗斯轻油来源占比相对提高,为市场条件下结果,非公司刻意调整采购策略造成。
为什么「台塑化」会出现在风口浪尖,因为公立的「中油公司」早在2024年就完全停止了进口俄罗斯轻油,而民营的「台塑化」目前有超过85%轻油来自俄罗斯,而战前仅占9%。
俄罗斯愿意不计前嫌将轻油卖给台湾地区,是因为同样是出口轻油,欧洲设置的价格上限是每桶45美元,而台湾地区设置的价格上限是每桶100美元,这种生意实在太难以拒绝了。
西方国家不断宣传,购买俄罗斯能源就是资助普京的“战争机器”,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应该完全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事实证明,在现实的利益冲突面前,一切都没有嘴上说的那般容易。
按照台湾地区过去的传统做法,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就表态拒绝俄罗斯轻油,基本就可以宣告,未来还会继续购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