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股民人均赚2.22万,基金涨势可观!你的理财赚了多少?
迪丽瓦拉
2025-10-01 11:49:36
0

“刚看到新闻说股民人均赚 2.22 万,再看我账户还亏着 8 万,这钱是被谁赚走了?”

国庆前,2.22 万的人均盈利数据一出来,股民老李的吐槽立马在股吧炸了锅。有人晒出 50 万本金赚 25 万的截图,收益率直奔 50%;也有人哀嚎 “买的百货股跌得裤衩都没了”,跟市场狂欢彻底脱节。

更有意思的是基金市场,同期公募基金平均回报率达到 17.21%,不少科技主题基金涨幅超 80%,但仍有基民抱怨 “持有一年还没解套”。一边是数据里的 “全民赚钱潮”,一边是现实中的盈亏两重天,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今天用大白话拆解真相:人均盈利的算法咋来的?为什么你会 “被平均”?把这些说透,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理财。

先算明白:2.22 万的盈利数据,到底靠不靠谱?

先别着急骂 “数据造假”,这个 2.22 万的数字确实有依据,但算法里藏着三个容易被忽略的陷阱。

这个数据的计算逻辑很清晰:截至 9 月 26 日,A 股流通市值从去年末的 77.55 万亿元涨到 94.52 万亿元,半年多涨了 16.97 万亿元。华西证券测算,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约 30.88%,这么一算,散户持股市值总共增加 5.24 万亿元。再除以中国结算统计的 2.36 亿股民总数,正好得出人均盈利 2.22 万元。

但问题恰恰出在这个 “简单除法” 里。

第一个陷阱是 **“账面浮盈≠实际到手”** 。市值增长只是纸上富贵,你没卖出股票,盈利就不算真正落袋。更别说交易佣金、印花税这些成本还没扣 —— 频繁交易的股民,光手续费可能就吞掉不少收益,实际到手的钱早就打了折扣。

第二个陷阱是 **“新增股民稀释效应”** 。今年上半年就新增了 629 万投资者,这些新人刚入市,本金还没来得及产生收益,却被算进了 “人均” 基数里。老股民的实际盈利被分摊后,数据自然显得 “虚高”,就像 10 个赚 10 万的人和 10 个刚入市的人平均,结果变成人均 5 万,根本反映不了真实情况。

第三个最关键的陷阱是 **“结构性分化被完全掩盖”** 。这轮行情根本不是 “普涨”,而是少数板块的狂欢。近一年通信行业涨了 124.09%,电子行业涨 121.05%,但煤炭、石油石化这些传统行业涨幅还不到 10%。选对赛道的人赚得盆满钵满,选错的人只能 “赚指数不赚钱”,用平均数衡量所有人的收益,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谁赚走了那 2.22 万?三类人成最大赢家

既然不是人人都赚,那钱到底被谁赚走了?答案很明确:踩对赛道、拿得住筹码、选对工具的三类人,分走了大部分收益。

第一类是 **“押中科技赛道的幸运儿”** 。这轮行情的核心驱动力就是科技股,光模块、光芯片、人形机器人这些概念板块集体爆发,1435 只股票涨幅超 100%,其中上纬新材更是涨了 1720.5%,买对的人收益早就远超人均水平。

深圳的程序员小张就是典型。他年初听行业朋友说 800G 光模块需求爆发,重仓了中际旭创,虽然中间经历股东减持的震荡,但他没慌,拿着不动到 9 月,收益率已经超过 120%,50 万本金赚了 60 多万,是 “人均盈利” 的 27 倍。

第二类是 **“长期持有的基金投资者”** 。今年公募基金平均回报率 17.21%,但分化同样明显 ——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最猛,不少收益率超 80%,而重仓传统行业的基金涨幅还不到 5%。

上海的退休教师陈阿姨就踩对了点。去年底她跟着基金季报买了两只重仓电子、计算机板块的基金,不管中间涨涨跌跌都没操作,到 9 月底一看,两只基金分别涨了 76% 和 68%,比自己炒股时追涨杀跌赚得稳多了。

第三类是 **“看懂指数趋势的理性派”** 。近一年创业板指涨了 103.50%,科创 50 指数涨近 120%,北证 50 指数更是涨超 150%。很多投资者没纠结个股,直接买了对应的 ETF,既避开了个股踩雷风险,又吃到了板块红利。数据显示,今年科创 50ETF 的平均收益率超过 45%,比不少主动基金还靠谱。

反观那些没赚到钱的人,几乎都踩了同样的坑:要么抱着传统行业股票死扛,看着科技股飞涨却不敢换仓;要么频繁追热点,刚卖了涨得慢的就追高被套;还有的买基金专看短期排名,哪个涨得快买哪个,结果刚入手就遇到回调,一割肉又涨回去,反复被收割。

别被 “人均盈利” 绑架,赚自己能赚的钱

最后想说,“人均赚 2.22 万” 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不是衡量你投资能力的标准。A 股市场从来不是 “人人赚钱” 的游乐场,而是 “认知变现” 的战场。

有人靠行业研究赚了翻倍收益,有人靠长期持有赚了复利的钱,也有人因为盲目跟风亏了本金。真正的理财高手,从来不会被平均数绑架,而是清楚自己能赚什么钱、该避开什么坑。

四季度行情还在继续,与其纠结 “别人赚了多少”,不如花半小时做次持仓体检,选对赛道、守好纪律。记住:理财赚的不是快钱,而是认知和耐心的钱。只要方法对了,不用追着 “人均盈利” 跑,收益自然会慢慢追上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