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金石杂谈/投行圈子:
最近中国资产彻底爆发,沪指一度突破3600点,恒指一度突破25000点,新消费、稳定币、资源有色股、水泥建材等基建股、创新药、ai算力等轮番爆发。大A又似乎又沉浸在一个“牛市”的气氛中。
2205年初至今,生物科技暴涨33.75%,贵金属、制药、摩托车、基本金属等均涨超25%,银行、互联网、军工等涨超15%。
年初至今,翻倍股比比皆是,创新药最猛涨超6倍。
上纬新材因为智元拿下控股权,被憧憬借壳而暴涨12.88倍;
其他如创新药、重组概念、光刻机概念、ai算力概念等创造了几倍的大牛股。
港股更猛,妖股频出,10倍股频现。
老铺、泡泡、赤峰等也纷纷创造10倍股。
在a股牛市,尤其医药股大牛市之下,公募业绩大爆发,再也不是前两年业绩萎靡的公募了。
就在此刻,今天财经博主揭幕者的消息再度让圈内产生波澜。
竟然真的有基金经理卖房加仓自己的基金。
不得不说,这魄力真大,他是真的太看好市场了吧。
最近几天,刘煜辉说a股年内4000点可期,陈宇说突破前高是必然,春节前会破4000点;申万被传出看沪指8000点,不过此后被否认;但是同泰基金则高呼万点的仰望。
当前市场下的冷思考
最近一些熟悉的场景又开始重现:各种券商分析师、财经大V纷纷看多,甚至一些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券商营业部客户经理都在朋友圈自嗨牛市行情。
笔者想起了去年9月末10月初,当市场也是各种看多的时候,写了篇提示风险的文章(点击即可查看:),被各种粉丝喷。在当时,谁如果提示风险那简直是在触碰他的信仰。
笔者之所以在那个时候提示风险,只是基于多年的一个经验,当市场一看看涨,留下的只是韭菜接盘。市场共识性看多,是行情即将转向的预警信号。
当前A股站上3600点后,市场弥漫着一片乐观氛围:机构高呼“慢牛行情开启”,策略报告密集指向“结构性机会”,科创50指数恐贪值甚至飙升至93的极端贪婪区间。创业板指进入“极度贪婪”,与4月历史高点情绪指标高度相似,而历史数据显示,当贪婪值突破90后,78%的概率出现超5%回调。这种一致看多恰是行情转向的经典前兆。
在喧嚣中保持清醒。历史一再证明:潮水般的看多声,往往是退潮的前奏。 当“慢牛”成为机构报告的统一标题时,投资者更需握紧风险管理的锚——毕竟市场的馈赠,从不由共识决定,而是属于那些在情绪洪流中坚守逻辑的清醒者。
所以,大家怎么看基金经理卖房加持自己的产品?
你制造噱头还是入戏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