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数据显示,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创世界新纪录,比去年增加了70家,增幅接近5%。其中,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占世界总数的49.77%;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占世界总数的22.52%。
随着中国“硬实力”代表的低空独角兽榜单揭露,低空发展现状也浮出水面。根据目前数据来看,大疆估值偏低,联合飞机受质疑?
中国无人机独角兽格局
在全球低空经济蓬勃发展与经济持续不确定性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无人机产业已形成鲜明的梯队化发展格局。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共有5家企业强势登榜,在数量上超越美国的3家。
其中,大疆创新仍以840亿元估值位列全球独角兽总榜第49位,代表中国无人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而航天时代飞鸿、小鹏汇天、联合飞机和极飞科技四家企业估值集中在73亿至105亿区间,展现出中国无人机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中国在上榜数量上占优(中国5家 vs 美国3家),但美国无人机企业凭借Anduril(估值超1000亿)、Zipline和Skydio三家公司在合计总估值上超出中国企业200多亿元,反映美国在单家企业价值密度上的优势。
这种“数量领先、价值追赶”的态势,凸显中国需进一步强化高附加值领域的技术壁垒和商业模式创新。
增长动力与核心挑战
当前受地缘冲突影响,无人机领域发展呈现 “军品导向”与“场景兑现”双轮驱动的特征,可以理解为拥有军方采购渠道或规模化应用场景的企业更易发展。
从德国Quantum Systems来看,凭借俄乌冲突中的实战表现(Vector AI无人机),2025年完成1.6亿欧元C轮融资,估值突破10亿欧元,预计年度收入将从1.15亿欧元跃升至2.5亿欧元。
而大疆创新作为中国无人机产业的领军企业,“早早布局”完成硬件制造商向空间数据服务商的跃迁。产品矩阵覆盖全场景,拥有从飞控系统、云台稳定到机器视觉的全栈技术能力,在消费级市场占据全球70%以上份额。并通过“无人机+”战略,加速场景渗透深度,在城市治理、精准农业、影视制作等领域,构筑“遥遥领先”的技术应用生态。
而联合飞机、航天时代飞鸿、小鹏汇天、极飞科技则专注于多元化技术路线竞逐。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持续复杂的国际无人机市场,各国将在技术路线和标准制定层面展开激烈角逐。中国无人机企业需加强国际适航认证能力建设与地缘风险规避策略。如推动中国无人机适航标准与ISO、FAA等体系对接,同时避开高度敏感军事领域,重点拓展差异化赛道(应急救援、农业植保等),从产品出口到标准输出。
未来展望与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关键范畴,低空经济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无人机企业迎来 “应用-基建-制造”三螺旋发展机遇。
另外,无人机技术正与前沿科技领域深度耦合,引发产品形态变革:
鲸奇评论
中国无人机独角兽企业正处于从 “数量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关键阶段。头部企业应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 “数据+服务” 提供商转型,只有技术独创性强、场景闭环清晰的企业将持续领跑,而依赖政策补贴、缺乏造血能力者将直接面临市场淘汰。
长三角G60激光联盟陈长军转载
热忱欢迎参加我们在2025年9月23-25日举办的第三届深圳eVTOL展和激光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大会(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