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扩内需将全方位发力
迪丽瓦拉
2024-12-13 15:59:14
0

来源: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专家表示,在外需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变得尤为紧迫。2025年,宏观调控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办好自己的事,统筹扩内需、稳增长、促转型。

大力提振消费

会议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表示,目前宏观经济回升向好,但也面临总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需求不足带来的压力。

“应通过‘源头治理’,优先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刘世锦认为,在推行短期刺激政策的基础上,还需结合中长期改革,解决制约消费扩大的体制性问题。

会议提出,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表示,应积极扩大服务消费,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养老服务等领域准入限制和价格限制,促进社会投资进入,满足中高收入群体对多样化服务消费的需求。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看来,当前,要持续巩固消费回暖势头,推动汽车、家电等消费回升向好,促进数字消费、体验消费、文旅消费等扩容提质,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于“两新”政策是否延续至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一方面将加力支持“两新”政策效果评估,总结延续好的经验做法;另一方面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政策举措,待履行相关程序后适时公开发布,持续以“两新”政策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获利、经济向好。

提高投资效益

会议表示,加强自上而下组织协调,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会议要求“提高投资效益”,意味着2025年投资工作的主要目标不是大幅提高投资增速,而是更加注重投资效益,这其中既包括经济效益,也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

“投资以提高效益为主,这就需要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进一步拓展有效投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引导更多资金流向固基础、利长远的重点项目。”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认为,要进一步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有序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及其他重大项目建设,有效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财政良性循环。

会议还提出,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

王青预测,2025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将增至3万亿元,以确保基建投资获得必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伴随化债方案稳步落地,2025年地方政府开展基建投资的能力也将增强。

“2025年,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望回升,新质生产力发展将推动制造业投资积极向好。”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连平说。

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

会议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事实上,今年以来,有关提振消费、扩投资的宏观政策有序发布落地。货币政策方面,存量房贷利率批量调整,有效减轻购房者房贷负担,促进消费市场发展。财政政策方面,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力度支持“两新”政策落实;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渠道增加政府投资。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12月2日在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材料仅为宣传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投资人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投资基金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单详见基金管理人网站公示信息以及相关公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