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公里一路无红灯,杭州主城区快速路网“最后断点”明日通车
迪丽瓦拉
2024-06-18 01:32:16
0

记者 陈颖 摄

杭州道路建设又传来了好消息。

6月17日,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的最后节点——文一西路隧道已具备开通条件,计划于18日下午2点开通试运行,这意味着杭州绕城范围内“四纵五横”快速路网的最后一处断点被打通,开车从下沙到未来科技城可以实现全程快速直达。

杭州市建委供图

55公里“一路无红灯”畅行,为杭州快速路网最长“一横”画上句号

据介绍,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东起紫金港立交西侧,西至荆长大道以西,全长约4.06公里,地面道路为双向六车道主干路规模,快速路主线为地下隧道形式,隧道长3.87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紧急停车带形式,在蒋墩路设有一对进出匝道。

在杭州,城西常常拥堵,加上人口众多,不少市民都期盼着文一西路隧道开通后,能让上下班通勤更快一点。

“这4公里省下了5处红绿灯,如果全程不堵车的情况下,按主线限速80公里每小时计算,4到5分钟就能走完,相比原来从地面绕行,能节省10分钟左右的路程。”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市政项目建设处处长赵伟飞说。

不光如此,作为快速路网“四纵五横”系统中“德胜—文一快速路”向西延伸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的建成通车,为杭州快速路网最长“一横”画上了圆满句号。

隧道东口。杭州市建委供图

今后,市民可经快速路从钱塘区穿越市区直抵余杭区,体验55公里“一路无红灯”的畅行。

“从2002年第一条高架快速路—中河快速路三期建成通车以来,杭州市快速路网建成通车总里程达512公里。”赵伟飞说,目前杭州快速路已实现“十城区”全覆盖,“城区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记者 陈颖 摄

余杭跟主城区的联系,将增加为三条快速路和三条主干路

文一路(紫金港立交——荆长大道)提升改造工程也为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带来了利好。

沿文一西路西行,阿里巴巴全球总部、中电海康总部、中国人工智能小镇一一从两侧车窗外闪过,一条活力十足的创新创业大道跃入眼帘。

“文一西路隧道通车对我这种住在老城区的员工来说意味着方便不少。”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工作的蒋女士说,“从文一西路隧道出来之后就是紫金港立交,再往前一点就能到阿里里巴巴西溪园区,走新路能快不少。”

杭州市建委供图

“由于受到绕城高速的阻隔,目前杭州主城区与余杭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是两条快速路和三条主干路,文一西路隧道通车后,意味着余杭跟主城区的联系,将增加为三条快速路和三条主干路,对杭州第三中心的建设以及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支撑都有很好的作用。”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西溪智库专家刘丰军认为,便捷交通和优质配套也将吸引更多高技能人才汇集,文一西路往西可以与临安科技大道直连,对杭州主城区与临安的交通一体化进程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等文一西路西延工程全线完工后,将形成长达80多公里的“杭州最长快速路”——科技大道—文一西路—文一路—德胜快速路—江东大道。这条西起临安,横跨云城、未来科技城、主城区、下沙,直通大江东的东西向“大动脉”,将实现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城东智造大走廊“无缝衔接”。

记者 陈颖 摄

地下隧道主要服务主城区与未来科技城之间中长距离过境车辆

需要提醒市民的是,本次开通的地下隧道主要服务于主城区与未来科技城之间中长距离过境车辆,沿线居民出行建议优先选择地面道路通行。

本次隧道开通后,交通出行有几大变化:

一是文一西路东往西方向。项目东侧起点位置(紫金港立交西侧落地点),原文一路隧道东向西、紫金港路南向西和北向西通过匝道可以进入文一西路地面道路。隧道通车后,上述方向行驶车辆通过文一西路隧道,需要从蒋墩路以西匝道进入地面道路。相关车主密切关注,特别是到达文一西路(崇仁路至崇义路区间)的车主更要重点关注。

二是文一西路西往东方向。本项目东侧起点位置(紫金港立交西侧落地点),原文一西路地面道路西向东进入文一路隧道、西向南和西向北从匝道进入紫金港路南北方向的车辆,在隧道通车后,不能在该位置进入,需从蒋墩路东侧匝道进入。

三是隧道通车以后,沿文一西路东向西方向,道路交通状况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西往东方向,由于交通的虹吸效应,早晚高峰容易产生较大拥堵。据交警部门公告,蒋墩路西向东入口匝道将采取工作日7时30分至8时30分临时关闭措施,进行分流。

此外,隧道两侧应急车道原则上供工程救险、消防救援、医疗救护或民警执行紧急公务等处理应急事务的车辆使用,社会车辆请勿驶入或在应急车道内停留。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