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手就开大!中国神舟18升空后,一连串惊喜层出不穷,看来,美媒又要大呼“震惊”了。
前言:中国神舟18号飞船经受住考验升空,与“天宫”空间站成功对接,消息一出,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媒愁的连夜发文感慨,美军更是搞完“天军”搞“网军”,誓要拖住中国航天发展脚步,那么,美国计谋能实现吗?
(图解:神舟飞船对接后,会处于空间站阴影区,导致太阳板光照不足)
1、神舟18升空前,科学家发现重大缺陷
神舟18号载人飞船载着3名乘组成功对接“天宫”空间站,与神舟17号飞船乘组进行在轨轮换。
值得一提的是,神舟18号发射之前,科学家通过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发现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飞船靠垂直、径向方式来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对接时,一来面临技术难度过大的问题,二来则是径向对接口和空间中质心不在同一水平线,导致对接时容易出现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在轨道高度偏差影响下,飞船与空间站直接对接,速度位置和控制速度方向上的角度,都会处于动态状态,届时,偏转力矩将影响整体运行姿态。
而且,神舟飞船对接后,还会受到严重遮挡,进入没有阳光照射的地影期。要知道,不论飞船还是空间站,其电能大多来自太阳电子帆板这些储能设备,没有阳光照射,意味着太阳电子帆板会停止工作,这时就需要动用空间站或其他储电设备供能。
而镉镍蓄电池有“记忆效应”,每次充电前必须放电,所以每次充、放模式切换时,会出现不稳定现象。随着飞船长期驻留空间站,以上问题自然也就显现出来。
所以,发现问题后科学家们立即想解决办法,最终神舟18号飞船迎来重大升级,将原先镉镍蓄电池更换为无“记忆效应”、容量更大、寿命更长的锂电池。
(图解:神舟18号多系统升级,如锂电扩容、升级版中继终端)
2、南天门计划,真的要成真了?
经受住考验的神舟18号顺利升空,并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下,与空间站核心舱实施高难度径向对接,全程“稳如泰山”。
但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而愁的那个,自然是美国。
事实上,中国除了在径向对接、锂电池方面占据优势外,神舟18身上还体现出不少遥遥领先的硬核技术,比如中继终端。
中继终端与中继卫星高效配合,为飞船和地面通信搭建起一条畅通无阻的“天路”。
中继卫星更是不用多说,天链二号03星具备全天候、全球覆盖和24小时无间断通信能力,“鹊桥”系列卫星更是全球领先,就连美国都喊话希望可以租借中国中继卫星。
由此可见,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已经让美国感到不自信,否则他们也不会称中国太空能力6年增加2倍。
一时间,不少网友都猜测,是否中国“南天门计划”距离成真已经不远了?
(图解:美国宇宙神-5火箭发射侦察卫星“沉默巴克”,欲进一步巩固太空作战优势)
3、“网住”中国发展脚步?纯属妄想
虽然“南天门计划”是一家中企打造的实景沉浸式体验活动,但其中蕴含的不少概念,却相当先进,如“鸾鸟”大型战略空天载机平台、“玄女”空天无人战机……
需要强调的是,不论是战略空天载机平台还是空天无人战机,现在美国都已经投入研究。
不光如此,美军还搞出一连串大招,妄想“网住”中国发展脚步。
例如专门在外太空执行作战任务的“天军”和从事情报搜集、网络攻击等任务的“网军”。中青网报道称,美国“天军”曾在2023年时,发射“沉默巴克”高轨道卫星,旨在监控其他国家卫星,提高自身太空态势感知能力。
总的来说,不管是中继卫星还是空间站,中国发展航天的目的,都出于“造福全人类”的宗旨,与美国“太空争霸”思想截然相反。而这种恶意将竞争带入太空的举动,从一开始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