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正式发布 | 航运界
迪丽瓦拉
2024-05-01 12:36:19
0

原标题:2023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正式发布 | 航运界

2024年5月1日,上海。航运界网正式发布“2023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以下简称“本榜单”或“榜单”。)

前言

自2016年5月航运界网发布“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盈利能力榜单”以来,持续受到业界关注。202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并展现出韧性,但增长仍然缓慢且不均衡。国内方面,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方面指标均展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态势愈发明显;国际方面,全球经济贸易形势错综复杂,全球通胀持续蔓延,贸易增速动能下降,给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达41.76万亿元,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外贸运行总体平稳。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连续5年稳居我国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达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3.5%,拉动整体进出口增长3.2个百分点。

从产品出口类型来看,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了2.9%,占出口总值的58.6%;同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11万亿元,占出口总值的17.3%。其中,“新三样”产品(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船舶、家用电器出口分别增长35.4%和9.9%。出口动能体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2023年是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2023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46.6%,提升1.2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6.41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比重较2021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27%;自RCEP其他成员国进口6.19万亿元,占我国进口总值的34.4%。2023年,我国与东盟贸易规模达6.41万亿元,连续4年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69.7亿吨,同比增长8.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8.3亿吨,同比增长6.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1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7亿标准箱,同比增长4.3%,增速较上年略有回落。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为4232万载重吨、7120万载重吨和13939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的50.2%、66.6%和55.0%,各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均保持世界第一。此外,2023年,我国分别有5,7,6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各项指标在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2023年,全球海运通道拥堵情况有所缓解,但下半年以来的巴拿马运河限行和红海局势紧张给航运市场带来复杂影响,全球海运供应链受到冲击。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和一系列风险挑战,各港航船上市企业坚持战略引领,加快行业从“数字化”向“数智化”升级步伐;积极践行ESG理念,深耕EGS实践,不断提高ESG专业治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接下来,航运界网将为您揭晓这些企业在2023年的重要表现。

榜单说明

本榜单选取2023年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和台湾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以港口码头投资与经营、运输船舶投资与经营、修造船及相关航运服务业为主营业务或核心业务的企业,覆盖我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囊括港口、航运和船舶以及航运服务等相关领域。

本次上榜企业数量为82家,较之前新增3家企业。宏川智慧(002930SZ)、乐舱物流(02490HK)、锦江航运(601083SH)主营业务与航运运输相关,将其纳入。

另有2家企业更名。密尔克卫(603713SH)企业名称更改为“密尔克卫智能供应链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及证券代码不变。“长航凤凰(000520SZ)”企业名称更改为“凤凰航运(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更改为“凤凰航运”,证券代码不变。

本榜单继续以“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两个指标的高低为序,分列两个榜单。

净资产收益率(ROE),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是企业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此外,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打破了企业之间行业、规模、经营模式、主营业务的界限,是一个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比较适合港航船领域上市企业榜单排序。当然,净资产收益率并不完美。由于企业的净利润并非仅由净资产而产生,且净资产收益率并不能充分反映一家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因此,我们保留净利润榜单。

本榜单的“净利润”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或与其意义相同之描述的简称,是上市企业极为重要的财务指标。净利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上市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业绩表现,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赚钱”与“赔钱”,是投资者获得投资回报大小的基本因素,是管理者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不可以忽视的重要的盈利能力体现。

榜单中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数据来源于“合并现金流量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现金流的变化。“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现金”指的是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指持有期限不超过3个月、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榜单备注:

1.榜单原始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年报、招股书和东方财富网;航运界网搜集、整理、计算、统计、制表;

2.榜单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值一致的,以净利润高者排名靠前;

3.榜单货币计算单位均换算为亿元人民币,货币汇率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为基准,按美元汇率为7.08、港元汇率为0.91、新台币汇率为0.23折算;

4.沪港两地上市的企业,业绩以A股业绩数据为准;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表中,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海丰国际(01308HK)、珠江船务(00560HK)、乐舱物流(02490HK)相关数据来源于财报中的“现金及银行结余”,中远海运国际(00517HK)相关数据来源于财报中的“手头现金总额”。

榜单综述

本次入榜的82家企业,实现盈利的有73家,占比89.02%;亏损的有9家,占比10.98%;整体净利润录得1294.24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15.78亿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实现净值增长的企业有37家,占比45.12%;同比下降的企业有45家,占比54.88%。

(注:盈利指净利润值>0,亏损指净利润值<0)

全部上榜企业中,航运类企业48家,占比58.54%;港口类企业有23家,占比28.05%;船舶类企业11家,占比13.41%。

全部上榜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企业41家,占比50.00%;在深圳上市的企业13家,占比15.85%;在北京上市的企业2家,占比2.44%;在香港上市的企业16家,占比19.51%;在台湾上市的企业10家,占比12.20%。

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8席,港口类企业和船舶类企业各占1席,海丰国际(01308HK)以26.14%的净资产收益率高居榜首。净资产收益率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据7席,港口类企业占据1席,船舶类企业占据3席,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以-40.87%的净资产收益率垫底。

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6席,港口类企业占4席,中远海控(601919SH)以238.60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高居榜首。净利润排名后10位的企业中,航运类企业占7席,港口类企业占1席,船舶类企业占2席,万海航运(2615TW)以-13.33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垫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船舶(600150SH)、中船科技(600072SH)、国航远洋(833171BJ)、中船防务(600685SH)这四家企业尽管各自录得净利润为正,但扣非净利润却告负,分别是-2.91亿元,-1.88亿元,-0.14亿元,-0.02亿元。此外,凤凰航运(000520SZ)和中国重工(601989SH)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双双为负值。

综合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两个榜单,中远海控(601919SH)、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洲际船务(02409HK)、招商轮船(601872SH)、海丰国际(01308HK)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高数值,应当是2023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高者。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金辉集团(00137HK)、益航股份(2601TW)、勇利投资(01145HK)、万海航运(2615TW)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均录得较低数值,应当是2023年度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中综合盈利能力差者。

航运类企业

本次共有48家航运类企业上榜,包括海运物流及货代相关企业,其中,实现盈利的有42家,占比87.50%;亏损的6家,占比12.50%。2023年度录得整体净利润781.29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16.28亿元人民币。

上榜的航运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海丰国际(01308HK),排名最低者是益航股份(2601TW);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中远海控(601919SH),排名最低者是万海航运(2615TW)。

航运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21家,占比43.75%;在深圳上市的有6家,占比12.5%;在台湾上市的有10家,占比20.83%;在香港上市的有9家,占比18.75%;在北京上市的有2家,占比4.17%。

港口类企业

本次共有23家港口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22家,占比95.65%;亏损的1家,占比4.35%。2023年度录得整体净利润454.40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19.76亿元人民币。

上榜的港口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青岛港(601298SH),排名最低者为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净利润排名最高者为上港集团(600018SH),排名最低者为中国疏浚环保(00871HK)。

港口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12家,占比52.17%,在深圳上市的有6家,占比26.09%;在香港上市的有5家,占比21.74%。

船舶类企业

本次共有11家船舶类企业上榜,实现盈利的有9家,占比81.82%;亏损的有2家,占比18.18%;整体净利润录得58.55亿元人民币,平均净利润5.32亿元人民币。

船舶类企业中,净资产收益率排名最高者为中国船舶租赁(03877HK),排名最低者为中国重工(601989SH);净利润最高者为中国船舶(600150SH),最低者为中国重工(601989SH)。

船舶类企业中,在上海上市的有8家,占比72.73%,在深圳上市的有1家,占比9.09%;在香港上市的有2家,占比18.18%。

航运界网将继续关注中国港航船上市企业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表现,同时密切关注在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