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国家级基金独投!这家苏州公司联手华为、协和
迪丽瓦拉
2024-03-27 11:07:09
0

原标题:2000亿国家级基金独投!这家苏州公司联手华为、协和

编辑 | 创客公社 吴昊钰

“眼科界的华为”又融了1亿!

据医药魔方Invest消息,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清医疗”)宣布完成1亿元股权融资,由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以下简称“国风投”)基金投资。

2011年成立于苏州工业园区,微清医疗联手华为、协和推出了AI辅助诊断系统,同时在十年间实现国产首台手持眼底照相机、国产首台共焦激光造影、国产首台超广角共焦激光相机等产品上市,系列产品已覆盖2000余家医院,出口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微清医疗已完成6轮融资,本轮独投方国风投颇有来头。企查查显示,国风投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发起,总规模2000亿元,是目前规模最大的国家级风险投资基金。此外,元禾原点还曾在天使轮投资微清医疗300万元。

而这一切,自然离不开微清医疗创始人李超宏博士的辛勤努力。他回国创业也曾经历过“要钱没钱,要资历没资历”的阶段,如此,李超宏是如何冲破困境的呢?

也曾要钱没钱,要资历没资历

1981年出生,李超宏博士毕业于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中国自适应光学技术研究奠基人”之称的姜文汉,同年前往美国休斯敦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自适应光学高分辨率成像在天文、医疗领域的应用,正是他主攻的方向,并拥有多项相关专利。彼时,相关市场80%以上份额均被外资厂商占领,国产眼科器械的技术及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图源:SIP科技创新

留美后,李超宏聚焦眼科医疗,在休斯顿医疗中心熟悉了世界顶尖眼科医疗器械的研发、应用情况,同时密切留意医改政策导向。

他回国创业的一个原因是,2010年11月,卫生部下发《综合医院眼科基本标准(试行)》,规定“十二五”期间,所有二级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眼科诊室都必须配备视网膜荧光眼底造影机、手术显微镜。

这引起了李超宏的注意。而之所以落地苏州工业园区,则是他认为,生物医药、医疗是苏州工业园区众多有比较完整的创新链的优势产业之一,这里重视人才以及开放、稳定的人才支持政策体系,也有一批有特色、重大的产业创新载体。

李超宏也曾坦言,29岁回国创业,“要钱没钱,要资历没资历。”当时全凭自己一个PPT,让园区的主事者及相关专家,觉得他做的事“还算靠谱”,并为此被评上了当时苏州工业园区最年轻的科技领军人才

很快, 李超宏拿到了300万的投资。他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表示,如果不是这样比较顺利地把公司开了起来, “现在,我也许还在实验室里做技术吧。最多也就是,薪水比原来涨了那么一点吧。”

而在公司成立早期,微清医疗通过将传统医疗器械制造与IT、移动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率先建立了较高的技术门槛。

打破国外垄断

华为与其合作

从早期一代造影机,到超广角共焦激光眼底造影机,如今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全国重点三甲医院,都能看到微清医疗产品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全球仅有三家企业的眼底影像设备拥有激光超广角筛查和诊断功能,其中,微清医疗是首个将“超广角共聚焦激光技术”应用于眼科影像设备的中国企业。

超广角共焦激光造影机

相比于传统成像方式,共聚焦激光技术是将激光作为光源,采用共聚焦原理和装置,利用计算机对目标样本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分析及输出。另一方面,共聚焦激光技术是点对点的扫描,即每一个“点”都是焦点,使其图像具有超高的清晰度。

临床医生使用该设备,可观察到更细微的病变及毛细血管,可针对各种糖尿病、青光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黄斑变性等疾病进行深层次眼底检测。

此外,李超宏也曾谈到,“中国眼科市场存在痛点是,眼科医生相对稀缺,我国眼科医生仅有约3.5万人,平均每百万人只有22名眼科医生,而美国每百万人拥有 60名眼科医生,日本则是每百万人有101名眼科医生。另外,国产眼科医疗器械的技术及质量尚有欠缺,还需加大研发投入。”

为此,微清医疗还联手华为、协和医院推出了AI辅助诊断系统,以华为云计算、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为“智慧大脑”,结合协和医院顶尖临床实力,进行海量的临床数据采集、病例分类标注分析、后期临床指导验证等。

李超宏介绍,“这个联合创新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全自动激光相机这个硬件是中国首创,第二个是华为云AI基于微清的产品生成了超过八千例的眼底数据,这也是我们的独特优势。”

如此,在超广角及全自动拼接下的高清影像画质下,则可以协助医生实时查看眼底周边病灶,实现针对最小瞳孔低至1.5mm、超弱光照量环境下的精准诊疗,简单、快速、无损地还原图像的真实纹理,从而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率。

人工智能的进步,正让“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释放出更大的潜能。拓局之下,微清医疗仍在不断完善产品。未来我们也期待,微清医疗的产品可以惠及更多人,让每一位患者能够拥有美好“视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