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承(ID:xicheng-edu)
作者 | 小玺君
编辑 | 小玺君
封面图源 | 五粮液官网
拼多多卖假货又被实锤了!
这一次轮到五粮液官方亲自下场。
3月13日晚,五粮液官网发布声明称,近期,公司接到多名消费者关于低价从“拼多多”平台购买的五粮液产品真伪咨询。
经核实,五粮液发现拼多多多家店铺销售的五粮液产品均为假冒。
并表示将持续对“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店铺销售假冒五粮液产品的行为进行清查。
一旦发现该等违法店铺,将对违法店铺及存在过错的电商平台采取行政举报、投诉或司法途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图源五粮液官网
许多吃瓜群众一听说是拼多多翻车,倒也不觉得新鲜。
甚至有网友内涵:拼多多要是卖真货那才是新闻。
但也有业内人士为拼多多“伸冤”,称这是动到头部白酒企业的蛋糕了。
事情真相究竟如何?
五粮液打假!
拼多多最新回应
根据五粮液在官网公布的电商销售渠道,目前,五粮液布局了京东、天猫、抖音、苏宁、微信、快手、百度等多个电商渠道。
几乎涵盖了除拼多多外的所有主流电商平台。
五粮液方也表示,他们目前没在拼多多上开设“五粮液官方旗舰店”,也未授权任何商家在拼多多平台开设的店铺名称中使用“五粮液”。
小玺君以“五粮液”为关键词在拼多多上搜索后发现,在售五粮液的店铺多为一些酒业专营店。
许多还是参与平台百亿补贴活动的黑标店铺。
截图自拼多多app
按理来说,百亿补贴都是有正品和售后保障的,应该不会踩雷。
可据部分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买的假五粮液确实是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商品。
截图自黑猫投诉平台官网
这不成自己打自己脸了吗?
对于五粮液的打假声明,拼多多回应的也是相当迅速。
拼多多官方客服对外表示,针对卖家售卖假冒品牌的行为,会进行严肃的处罚,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商品下架、全店下架、清退等。
等于承认自己真的“翻车”了。
对此,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什么五粮液不在拼多多上开设自己的官方旗舰店,这样对消费者来说也更有保障。
拼多多的特点是什么?是便宜,是低价。
一酒业从业者指出,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对于头部酒企主要还是希望靠它们投放广告来盈利,但拼多多是靠低价来吸引消费者。
再加上在消费市场,拼多多的低端认知已经根深蒂固。
大牌如果入驻拼多多,不仅会被指掉价,还可能会扰乱高端市场的价格平衡,甚至引起市场的恶意竞争。
这显然不是五粮液想要的。
尤其是在当前白酒行业库存积压、动销放缓的背景下,拼多多的“野蛮”低价策略,必然会遭到大牌们的排斥。
“山寨”横行的拼多多,
何时能摆脱假货困局?
五粮液并不是第一个被拼多多“碰瓷”的品牌。
就在今年1月,知名母婴品牌纽强发声举报拼多多店铺售假。
称“拼多多”平台没有获得任何授权,但仍有多家店铺在违规销售。
有些平台的纽强产品大多数为假货,尤其是低价销售。
纽强在声明中表示,这些假冒的“纽强婴幼儿保湿润肤精华霜”被发现后,又以“拆盒裸瓶”“刮码”等方式,于微商群、“X团”、“X宝”等电子平台,打着“自营、品牌授权”“某渠道直发、懂的拍”等幌子,诱骗消费者,进行低价销售。
让消费者无法溯源,无法辨别真伪。
截图自微信公众号“纽强皮肤护理之家”
而这种“坑娃”的假冒商品已经有上万瓶在市场上流通出去,很难想象会危及多少婴幼儿的安全健康。
怕影响品牌形象,众多大品牌们更是早早撇清了与拼多多的关系。
如2019年9月,拼多多曾多次对外宣称,海蓝之谜将入驻拼多多百亿补贴,入驻当日大促全场五折。
随后,海蓝之谜火速发表声明,称自己在中国大陆的官方销售渠道包括百货专柜和百货官网、天猫旗舰店、招商银行网上商城等。
但未提及拼多多渠道,让拼多多惨遭打脸。
2020年6月,腾讯Nintendo Switch在收到众多消费者询问在拼多多上所购产品的真伪后,立马在官微发布声明。
指出目前拼多多平台及其平台上店铺上销售的 Switch游戏机、官方配件和游戏均未获得授权。
截图自腾讯Nintendo Switch官网
这股“山寨”之风还吹到了图书品类。
有自媒体曾做过一项调查,其在拼多多上购买了574本图书中,发现有507本均为盗版。
当有消费者向客服提出质疑时,得到的回复竟是“你是第一次来拼多多吗?”
知名作家吴晓波也因在拼多多上购买了一套自己所著的书籍,收到货后发现全是盗版,不禁感到担忧:
“在放纵盗版和‘仅退款’的双杀之下,图书业很可能是第一个全行业被蹂躏致死的牺牲者。”
消费者失去的信任,
拼多多还能挽回吗?
是该重视起“假货横行”的问题了。
实际上,为了提升用户信任度,近几年,拼多多一直在努力提升品牌形象。
早于2018年9月,拼多多就在主页中心放置了“品牌馆”窗口,一次性呈现了503个品牌的入口。
从品控入手,引入更多品牌商品,提高商品质量标准,以期改善“假货”问题。
2018年底,拼多多在全行业率先推出“新品牌计划”,意在以「拼品牌」模式帮助中小微制造企业走出“有优质产能,无自主品牌”的困境。
2021年初平台上线的“仅退款”,初衷也是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遏制假冒伪劣产品的销售。
2023年8月,拼多多再次升级推出的“拼品牌扶持计划”,将优质商家、品牌商家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些多少印证了一点,拼多多想要扭转“低质量”“山寨”的负面形象。
在去年Q1财报发布后,拼多多董事、联席CEO 赵佳臻曾表示,拼多多正在通过稳步调整策略,将重心从增速转向提质。
但一年过去了,拼多多还困在“假货泛滥”的负面舆论中。
拼多多的态度和决心也许真的变了。
可要撕掉“假冒伪劣”的标签,修复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还需要诚心诚意拿出切实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