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关键商品进口方面保持上升势头。2024年前两个月,中国在原油、液化天然气、煤炭和铁矿石方面的进口较去年同期更为强劲。美国智库威尔逊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帕克指出,对那些“非常积极地试图限制中国某些商品的特定国家”来说,“脱钩”是存在的,但在全球范围内,“即便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18年发起贸易战之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重要性也没有下降。”
自去年中美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会晤后,中美双方紧张的关系已经稍有缓和,两国官员无论是线上会谈,还是线下面对面会晤都在逐步增多。在此情况下,雷蒙多还在极力的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对于这一点,其实可以通过中美双边商贸往来看出端倪。实际上,虽然中美关系相对缓和了,但是双边商贸关系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扩大,美国想要的一些利益,比如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以及依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等,中国这边都还没有给到。
近年来,出于经济安全和政治考虑,美国政府及其企业界开始寻求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来重组供应链网络。意在降低潜在的供应链风险,增加经济活动的韧性。然而供应链的调整和重组是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庞大的经济成本、技术壁垒以及时间周期的考虑。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深层次经济联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对于寻求全球扩张的美国企业来说,具有不可抵抗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