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安奈儿官网)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冯圆圆
近日,连续亏损4年的童装企业安奈儿,股价再迎异动,6个交易日收获4个涨停。
针对股价异动,安奈儿于3月6日晚间,根据规定发布了股票异常波动的风险提示。据提示内容,安奈儿的股价在2024年2月22日至3月6日连续1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5.83%。
消息面上,安奈儿曾于2023年末公告拟用4.4亿现金高溢价跨界收购,并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且据安奈儿表述,被收购的标的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完整底层代码开发能力的国产企业。
对于安奈儿来说,为挽救连续亏损的局面,安奈儿急需寻找到解决方案;但高溢价跨界高新技术产业,对安奈儿来说,是一条优质赛道?还是病急乱投医?
真跨界?还是炒热点?
3月6日晚,童装企业深圳市安奈儿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奈儿”)再度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风险提示。
自2024年2月22日至3月6日,安奈儿连续10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5.83%;而在2024年2月28日至3月6日的6个交易日中,安奈儿先后收获了4个涨停。
不过安奈儿股价上扬的行情自3月7日便结束了,同花顺显示,3月7日开盘安奈儿股价先涨后跌,全天呈波动下滑至跌停,截至3月7日收盘安奈儿每股报收19.13元,跌幅10.02%。
3月8日全年,安奈儿的股价依旧呈现波动下滑的走势,截至收盘,安奈儿报收17.22元/股,全天跌幅9.98%。
就在2024年1月30日晚,安奈儿还披露了2023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3年安奈儿最低亏损7587.62万,并非利好消息。
安奈儿的基本面并不算“优质”,疫情三年对其线下渠道的影响,至今尚未消除;反映在数据上,自2020年起安奈儿已连续亏损4年。
3月6日晚,安奈儿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内容显示,一方面,深交所关注到了近期安奈儿股价异常波动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求安奈儿对收购深圳创新科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创新科”)22%股权相关事项进行补充及解释。
(图片来自:安奈儿公告)
安奈儿收购创新科最早披露于2023年12月,据公告披露,安奈儿拟用4.4亿现金分期收购创新科22%股权;收购完成后,创新科将成为安奈儿的参股公司。
截至2023年9月末,安奈儿账面货币资金7.19亿,虽是分期,但用于收购的4.4亿现金也占账面货币资金的61.2%。
创新科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以大数据存储系统为基础,集数据中心、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产品及服务广泛应用于通信、金融和互联网等行业。
据安奈儿表述,创新科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完整底层代码开发能力的国产企业,拥有国内外200余项专利和100余项软件著作权。
据资产评估报告,按收益法评估,在评估基准日2023年6月30日创新科所有者权益账面值1.6亿、评估增值18.66亿,增值率1167.45%。
据安奈儿表述,收购创新科是安奈儿拓展业务增长点的重要举措,也是安奈儿的一次重要“战略”尝试。据安奈儿解释道,一方面,由于公司关注到大数据产业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决定在大数据产业中进行尝试;另一方面,通过对创新科及产业的了解,为未来是否进一步布局大数据产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图片来源:安奈儿公告)
曾多次尝试“跨界”投资
近两年,安奈儿曾多次发布对外投资公告。
2022年1月12日晚,安奈儿发布公告称,拟以8000万现金受让深圳红动视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红动视界”)20%的股权。
据安奈儿披露,红动视界主要为客户提供在抖音、快手平台的代运营和内容商务服务;其中,代运营服务包括“IP代运营”和“品牌代运营”,李宁、骆驼、UR等均是其客户;而红动视界的内容商务业务则主要为直播带货、流量投放、客户服务、店铺运营等。
通过投资红动视界,安奈儿希望可以借此增加旗下产品及品牌曝光度,以此促进旗下产品销售。从业务来看,安奈儿主要从事童装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红动视界的业务与安奈儿的产品相辅相成。不过,此次跨界布局,并未给安奈儿的股价带来太多助益。
然而7天后即2022年1月19日晚,安奈儿却终止了对红动视界20%股权的收购。在公告中,安奈尔并未清晰解释原因,仅表述“鉴于目前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本次投资因为涉及变更主要条款,为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经审慎研究,交易各方协商解除本投资协议。”
2022年8月,安奈儿再发公告称,将与水木聚力接枝新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水木接枝")共同出资1000万人民币设立合资公司。其中安奈儿方以货币形式出资510万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1%;水木接枝以货币形式出资490万人民币,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49%。
据公告,安奈儿新设的合资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3个月后,安奈儿在一次《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其抗病毒面料预计2023年初可量产,且已与多家企业洽谈。
彼时,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安奈儿这一举动获得资本市场资金的青睐,市值高歌猛进;2022年8月1日至12月30日,安奈儿的股价从每股不足9元,一度升至29.62元/股。2022年11月17日至12月30日,安奈儿更是收获14个涨停,市值一度接近60亿。
在2023年5月的一次公告中,安奈儿透露,其抗病毒抗菌面料于4月成功实现量产、相关成衣产品安心衣也已正式上市;截至2023年8月24日,安心衣销售数量约3万多件。
归母净利润连亏4年
安奈儿频繁跨界的背后,是其长期萎靡的业绩。
安奈儿于2017年登陆资本市场,主营中高端童装业务,旗下拥有“Annil安奈儿”童装品牌。
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安奈儿的营业收入规模逐年缩水,归母净利润亦是连年亏损。2020年至2022年,安奈儿的营业收入规模从12.57亿缩减至9.38亿;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亏损0.47亿扩大至2022年的2.37亿。2023年1-9月,安奈儿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归母净利润亏损0.74亿。
(数据来源:同花顺)
2024年1月30日晚,安奈儿发布了2023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2023年安奈儿全年预计亏损7587.62万至1.18亿。
安奈儿的亏损是2020年开始的,受疫情影响,安奈儿线下消费受到影响。安奈儿的销售模式以直营为主,其店铺租金、人工、管理费等支出较为刚性。2019年至2023年1-6月,线下渠道收入贡献占比一直在60%以上;2020年至2022年疫情三年,安奈儿的线下渠道收入下滑幅度明显分别为4.56%、8.2%及25.87%。
(数据来源:安奈儿2019-2023年财报及半年报)
此外,国内童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参与者众多,如海外品牌Adidas-kids、Nike Kids、Burberry Kids、Gucci Kids;国内成人服饰品牌太平鸟、江南布衣,体育运动品牌李宁、安踏,以及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等。
和上述品牌不同,以童装为主的安奈儿不得不承受出生率降低带来的业务压力。安奈儿的业务收入超99%都来自童装业务,截至2023年6月30日,安奈儿的童装业务贡献收入比重超99%。
面对市场压力,安奈儿寻求新的增长亦在情理之中,但从童装行业高溢价跨界至高新技术产业,还需审慎看待;一方面,两个不同的行业如何协同?另一方面,如若创新科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安奈儿则存在计提商誉减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