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财证券:白酒大单品密集提价,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2024年春节期间白酒市场表现超出预期,动销表现较好,渠道库存压力持续释放,销售的超预期为酒企提价提供足够底气。春节过后,山西汾酒、剑南春、今世缘、郎酒等多家白酒企业也发出了提价消息。去年底以来,白酒行业开始出现涨价潮,主要集中在大品牌及大单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品牌号召力,基本呈现高端品牌提价后次高端品牌提价紧跟其后的态势。另外,单次涨价幅度一般不高,呈现小步快跑式涨价。
在整个白酒市场中,“强者恒强”的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大品牌、高品质的产品。我们建议关注具有优势大单品的高端及区域龙头企业,同时,密切关注价格动态及大品牌大单品的动销情况。
开源证券:白酒淡季提价潮至,重视板块积极变化
春节旺季之后,多数品牌选择淡季提价:剑南春核心单品水晶剑将于3月1日正式涨价,出厂价每瓶上调15元;郎酒核心产品红花郎10年、红花郎15年渠道供货价将于4月1日起分别提价20元和30元;3月1日起五代国缘四开上调出厂价20元/瓶;3月20日青花20开票价提升20元。
行业大范围提价的主要原因有:春节期间名酒回款任务顺利完成,实际动销证明了需求韧性,酒厂和经销商对提价有信心。2023年酒厂费用投入加大、经销商争先恐后低价出货,渠道开始不赚钱甚至亏钱,渠道利润矛盾成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2024年要利润为酒厂、经销商一致目标,渠道对提价的配合程度明显好于2023年。酒企淡季提价,本质是短期维护渠道秩序的手段,通过提价可以维护价盘,增厚渠道利润,加速经销商库存转移等,为下一个旺季到来做好准备。“淡季做价格,旺季做销量”本就是酒企正常经营节奏,长期看也是拉升品牌势能的表现。白酒再次开启提价潮,也是行业恢复良性的又一例证。
国联证券:现阶段如何看待啤酒行业的量价问题?
取申万啤酒行业指数,本轮下行周期自2020年底开始,行业PE持续走低,截至目前已跌至20-30倍区间,接近2012年底的水平,估值底部或已确认。但从业绩角度看,主要啤酒企业业绩表现稳定,2023H1燕京/华润/青啤/重啤/珠江分别实现同比47%/22%/20%/19%/17%的正增长。第一轮估值压制因素为量见顶,第二轮或为市场对于高端化的担忧。
我们认为可以从人口及渠道结构两方面来看待“量”的问题。青年人为啤酒消费的主力军,我们认为在第三次婴儿潮的支撑下,市场对于未来十年啤酒消费的人群基础不必过于悲观,预计“量”的下滑可以控制在持平至小个位数的水平,大概率不会出现断崖式急速下跌的情况。从渠道结构的角度看,国内餐饮业修复可观,2023年餐饮业社零总额为5.29万亿,同比提升20.37%,啤酒行业有望享餐饮业的渠道红利,消费频次迎来持续提升。
高端升级仍为啤酒行业主要逻辑。正文中以京东平台售价划分,发现不同价格带产品虽各具特性,但整体高端升级趋势明确。同时,平价消费趋势下,结构性升级或成为现阶段啤酒行业主要特性。我们认为行业高端化远未结束,由全面升级转向结构性高端化。2022年国际品牌百威吨价已达5270元,而国内品牌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仅为4915元/3986元/3177元,对标海外,国内啤酒企业高端化空间较大。
中银国际:4Q23百威亚太吨价快速修复,行业结构升级趋势不改
百威亚太披露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8.6亿美元,其中,4Q23单季实现营收12.9亿美元。我们认为,中国啤酒企业结构升级进程具有韧性,百威亚太4Q23吨价的修复再次证实了这点。2024年啤酒板块有望充分受益于消费升级与成本红利,从而实现估值修复,建议积极布局。
啤酒行业结构升级趋势不改,关注后续成本红利的释放。在竞争格局改善、产能出清两大因素的推动下,中期来看啤酒企业的结构性升级进程虽然可能会降速,但仍然会延续。同时随着澳麦“双反”的取消,啤酒行业2024年有望充分受益于成本红利的释放,当前板块估值仍有修复空间。
声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搜狐酒业综合3月6日-3月8日各大券商研报整理,编辑/闫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