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本事的董事长的观念中没有平等交流的意识,永远认为“我没错”,这在当下的中国其实是一种常态。那么,员工要吃这碗饭怎么办呢?当然是听话、听训。这还算好的,如果遇到没本事的董事长,饭吃不上,被训还是免不了,更亏。
作者:李一年(抱朴财经评论员)
格力开年会,音乐快板节目有演员唱起了“论关系,我比你们都特殊,我妈就是董明珠”,表演者随即改口说成了“我妈最喜欢董明珠”。
1月30日格力官方回应称,表演者当时为了增加幽默气氛,开了个小玩笑。但“我妈就是董明珠”几个字,还是很快成了网络热词。
虽然格力官方说是开玩笑,其实里面还是有个企业文化的问题,也有打工者的爱与痛的问题,我们来聊聊。
格力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呢?毫无疑问,董明珠是威严的,没人敢挑战她的权威。
在一次采访中,杨澜问董明珠:“那你有没有一个机制,让别人敢于指出你的错误?”
董明珠回答:“我觉得我一般的决策是没有错过,只是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执行力不够的问题。”当杨澜追问,“但在格力有谁敢向你提出错误”的时候,她又表示,“那他不敢,那就是他的问题了,证明他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
其实董明珠这句话就犯了几个错误,首先,她说自己的决策没有错过。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为格力投资手机、新能源的错误是很明显的。
其次,她说要错也是执行者的错,这属于甩锅。
第三层意思则再次翻烧饼,“如果我错了,他不指出,他没有责任心”。
董明珠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我不会错,我也没错,错在执行不力和不敢指出问题的员工。
面对这样的董事长,员工唯一明智的选择是什么?
王自如给出了答案,面对电视台的采访,他说:“我可以跟在一个顶级企业家身边开展工作,我哪怕每天什么事都不干,就看她怎么开会,听她每天讲什么做什么,我都觉得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王自如情商确实在线,表达有点过了,网友骂声如潮,但是对于王来说没有实际的利益损失,董明珠肯定还是很信任他的。
因此,有女员工玩幽默,当场喊出“我妈就是董明珠”,一点都不奇怪。
如果一个员工很敢说话,敢于指出董明珠的问题,他会遭遇什么呢?
其实,有类似场景可以推演:
2016年10月28日格力展开了临时股东大会,同步推出的议案,收购银隆的议案通过了,但募集资金的议案没过。
董明珠面对现场参加股东大会的中小股东高分贝“发飙”:“格力没有亏待你们。上市公司有哪几家这样给你们分红?我5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两年给你们分了180亿元,哪家企业给你们这么多?”
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中小股东是对的。你觉得谁敢指出董明珠的错误?
在某些大型企业里,董事长就是天,就是衣食父母,就是企业的神,也是诸多员工供楼款、还信用卡的保障。
董事长一句话可以决定一个人是升迁还是被边缘化,也可以决定某人是年薪十万还是一百万,说到底,如果两口子都在一个公司上班的话,员工的幸福感、身家性命都要拜董事长所赐。
而且董明珠确实有本事,也确实是一位成功企业家。
董明珠在年会上透露,2023年格力利润约290亿元,已接近此前业绩预告中的上限。这意味着2023年格力电器的净利润几乎为业绩预告中的顶格数据。根据此前格力电器的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270亿元—293亿元,同比增长10.2%—19.6%。
一个有本事的董事长的观念中没有平等交流的意识,永远认为“我没错”,这在当下的中国其实是一种常态。
那么,员工要吃这碗饭怎么办呢?当然是听话、听训。这还算好的,如果遇到没本事的董事长,饭吃不上,被训还是免不了,更亏。
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说两者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想平等沟通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不仅仅是格力如此,很多机构、单位、公司都是如此。
这是正常的吗?是应该的吗?身处其中的员工、工作人员快乐吗?很多得了抑郁症,但是不敢离职。
为什么?很简单。确实有人离职之后混得好,但是可能绝大多数人在格力的职业生涯就是他们的天花板。
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人,满大街都是,太多人如此。
这一方面固然是企业文化的问题,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机会和制度设计的问题。
跳槽的机会太少,社会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太少,让很多人的热血凉了,于是扑通一声跪下,从灵魂到膝盖都跪下。
而且很多人一直在比拼哪种跪姿更优美,更销魂,因为这与收入、升迁有关。
如果张三一家一直在这个系统、单位、公司工作,那就世世代代跪着,除非张三家出了个董事长,有得跪对某些人来说是幸福的,因为确实有收入。
如果不幸失业,找到工作的机会渺茫,摆在面前的基本就是送外卖和上网约车。在网约车上,一天工作13个小时乃至更多是常态。
怎么选?
还是对老板喊妈喊爸比较好,成本低、收益高,如果这个老板特别有本事,年终奖、工资节节高,喊爷爷奶奶,也不是问题。
这不是算计,也不是什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普通人为生活所迫,被生活所逼,他们能展现的价值有限,他们能展示忠诚的场景有限,他们必须在有限的场景里用极限手段“爆破”一下,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哄老板开心。
一方面,我不赞成女员工哪怕以开玩笑的方式喊出“我妈就是董明珠”,我也不耻于干这样的事,另一方面,我也深切理解员工对她的敬畏,甚至害怕,又或者又爱又恨。
“我妈就是董明珠”,这一句话的背后有爱也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