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今日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操作(MLF)1500亿元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利率分别为2.85%、2.1%,均与上期保持一致。
由于本月的MLF到期量为1500亿元,意味着本月MLF操作为等量续作,而此前连续几月均处于净投放的状态。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4月MLF等量续作,叠加部署降准,表明总量型政策保持积极,释放推进宽信用信号,有助于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降准,市场预计降准会伴随本月15日的MLF操作一并落地。
对此,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对每经记者表示:“近期降准一定会实施,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时间。当前我国经济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如果不解决疫情,即使降准也不能拉动经济需求,所以此时应该更多关注财政政策支持下的民生投入。降准的合适时间点,我认为应该是疫情缓解,复产复工的时候,企业正需要资金,信贷需求也比较旺盛。”
等量续作“麻辣粉”1500亿元
记者注意到,4月MLF到期量为1500亿元,央行实施1500亿元操作,意味着本月为等量续作,而此前连续几月均处于净投放的状态。
具体看来,3月MLF到期量为1000亿元,央行实施2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1000亿元;2月MLF到期规模为2000亿元,央行投放3000亿元,净投放1000亿元;1月MLF到期规模为5000亿元,央行投放7000亿元,净投放2000亿元。
王青认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降准,两种中长期流动性之间存在一定替代关系。4月MLF操作没有减量,显示当前总量型政策保持积极姿态,主要目标是推动宽信用过程,同时引导市场流动性处于偏宽松状态。3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回暖,但以票冲贷、社融倚重政府债券融资等现象明显,以居民中长期贷款和企业债券融资为代表的市场自主融资需求仍然较为低迷,各项贷款余额增速继续徘徊在近20年以来最低点。总量型政策保持积极,能够补充银行中长期流动性,提升其放贷能力,体现了“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的政策要求。
王青称,降准与MLF之间在流动性投放的替代效应会持续一段时间,接下来MLF继续等量续作的可能性较大。
此前,市场预计降准会伴随本月15日的MLF操作一并落地。
盘和林表示:“近期降准一定会实施,关键是合适的时间。当前我国经济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是疫情,如果不解决疫情,即使降准也不能拉动经济需求,所以此时应该更多关注财政政策支持下的民生投入。降准的合适时间点,我认为应该是疫情缓解,复产复工的时候,企业正需要资金,信贷需求也比较旺盛。”
降息预期落空,专家:本月LPR报价将大概率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