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计算结构体内存大小,就会涉及到一个结构体内存对齐的问题,而不是对其成员进行简单的加运算
有位同学和我讨论了一个学校的题目,题目如下:
我借这道题目问了另外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认为答案为12,理由是这样的
“4(int的大小)+4(y数组的大小)+4(float的大小)=12”
老实说,我不太好评价学校的C语言课,但是这道题目如果没有细讲的话,很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误解。稍微知道结构体内存对齐的老铁就会明白,这个结构体的大小的确是12,但是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大小,言外之意:这道题是个大坑!
我当时写了一个文档发给了这位同学
int main()
{struct a{int x;char y[4];float z;};//一种朴素的想法当然是4+4+4啦,但是肯定不对……//不信你看这个程序printf("%zd\n", sizeof(struct a));//输出的也是12啊,怎么不对了?是的,不对,这个只是巧合,因为成员刚好大小都是4个字节,这与放了三个int成员是没有太大区别//但是如果是不同的就涉及到结构体内存对齐的问题了//假设我们将结构体内部成员换一下,存在一个char类型的成员struct b{char i;int x;char y[4];float z;};//按照直接加的逻辑,就是1+4+4+4==13printf("%zd\n", sizeof(struct b));//你会发现结果是16!//如果可以系统了解一下结构体对齐的知识吧,需要的话我可以发个链接给你//但是这道题由于成员设置的比较简单(因为结构体成员的类型都是4个字节)直接简单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实是对的,都是这样的理解方式是有问题的!!return 0;
}
数据结构应该尽可能的在自然边界上对齐。如果处理器访问了没有对齐的内存,可能需要多次访问内存空间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数据
不是所有平台都可以访问任意地址上的数据的,某些硬件平台只能在某些地址取出某些特定类型的数据,否则抛出硬件异常
牺牲空间换时间的做法
struct S1
{char c1;//char大小为1,和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char c2;//char大小为1,和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int i;//整型大小为4,和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4
};//最大成员对齐数是4,结构体总大小必须是4的倍数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结果为8
struct S2
{char c1;//大小为1,和默认对齐数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int i;//大小为4,和默认对齐数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4char c2;//大小为1,和默认对齐数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1
};//最大成员对齐数是4,结构体的总大小必须是4的倍数
printf("%d\n", sizeof(struct S2));//结果为12,注意不是9,因为要满足规则三
//嵌套结构体
struct S3
{double d;//大小为8,和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8char c;//大小为1,与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1int i;//大小为4,与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4
};//最大成员对齐数为8,结构体的总大小必须是8的倍数
printf("%d\n", sizeof(struct S3));//输出16struct S4
{char c1;//大小为1,与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1struct S3 s3;//大小为16,与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8double d;//大小为8,与默认对齐数8相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8
};//最大成员对齐数为8,结构体的总大小必须是8的倍数
printf("%d\n", sizeof(struct S4));//值为32
S3的大小
S4的大小
利用#pragma这个预处理指令就可以改变默认对齐数
使用#pragma的具体代码(这里的代码可以自己尝试画图解决)
#include
#pragma pack(8)//把默认对齐数设置为8
struct S1
{char c1;//char大小为1,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char c2;//char大小为1,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int i;//整型大小为4,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8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4
};//最大成员对齐数是4,结构体大小必须是4的倍数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值int main()
{printf("%d\n", sizeof(struct S1));//结果为8
}
#pragma pack(1)//设置默认对齐数为1
struct S2
{char c1;//大小为1,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1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int i;//大小为4,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1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是1char c2;//大小为1,和设置后的默认对齐数1比,该成员的成员对齐数为1
};//最大成员对齐数是1,结构体大小必须是1的倍数
#pragma pack()//取消设置的默认对齐数,还原为默认int main()
{printf("%d\n", sizeof(struct S2));//结果为6return 0;
}
这里注意,当默认对齐数为1的时候,此时对结构体成员进行简单加法运算得到结构体大小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对齐数的确认,而编译器自身携带的默认对齐数更是会直接影响结构体的的大小。
然而现实是,不同的编译器的默认对齐数有可能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编译器直接就没有这方面的规定!!!例如下面这一串代码
#include
int main()
{//嵌套结构体struct S3{double d;char c;long double i;};printf("%d\n", sizeof(struct S3));struct S4{char c1;struct S3 s3;double d;};printf("%d\n", sizeof(struct S4));return 0;
}
据听说,本题还被作为考试题目,当作检验C语言课程学习来使用???如果讲了也就罢了,若是没讲,就算考生得到12这个结果(指开头的题目),真的不会影响他对结构体内存的理解么?私认为,本题目不够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