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静态ip
su root 切换用户 密码也是root
1. 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2.查看ifcfg-ens33 # ifcfg-ensxx
vi ifcfg-ens33
按 i 进入编辑模式IPADDR=192.168.174.101
GATEWAY=192.168.174.2
NETMASK=255.255.255.0
NM_CONTROLLED=no
DNS1=8.8.8.8
DNS2=8.8.4.4编辑完之后 按esc退出编辑 按 :wq 保存并退出
重启网络服务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路服务之后 连接中断 重新连接 然后测试网络是否联通
ping www.baidu.com
从自己的 windows ping 虚拟机1.检测并关闭firewall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检测是否开启了firewall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关闭firewall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禁止firewall开机自启
配置yum源[非必须]
1.先安装 wget
yum install wget -y
2.备份旧的 yum源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_bak
3.获取阿里yum源配置文件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4.更新缓存
yum makecache
5. 查看
yum -y update
常用命令
# 1. 我是谁
who am i# 2. 我在哪
pwd# 3. 查看ip 地址
ip a | ip address# 4. 清屏
clear# 5. ping域名|ip
ping 地址# 6. 强制停止
Ctrl + C
ls [-ald] [目录名]
# 目录名不填写,默认为当前目录。
# -a:列出的全部的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 -l:列举出全部的信息
# -d:仅查看目录本身
cd 具体路径 | 特殊符号
mkdir [-p] 目录名
# -p:代表创建多级目录时,使用 mkdir -p aa/bb/cc
# 只能删除空目录
rmdir 目录名# 删除非空目录
rm [-rf] 目录名
# -r:代表递归删除目录下的全部内容
# -f:不询问,直接删除
cp -r 来源目录 目标目录
# -r:递归复制全部内容,必填项
mv 目录名 新目录名 | 路径
# 如果第二个参数指定的路径不存在,就是重命名,如果第二个参数的路径存在,就是移动
touch 文件名1 文件名2 ……
vi 文件名 # 查看文件。(查看模式)
i | a | o # 进入编辑模式。(编辑模式)# i:在当前光标处,进入编辑模式。 # a:在当前光标后一格,进入编辑模式。 # o:在当前光标下一行,进入编辑模式。
esc # 退出编辑模式,回到查看模式。
: # 从查看模式进入到底行命令模式。(底行命名模式)# 在底行命令模式下,输入wq:保存并退出。输入q!:不保存并退出# 在查看模式下,摁ZZ,可以快速保存并退出。
# 在vi文件时,在底行命令模式下可以输入以下常用内容
# 行号操作
set nu # 查看文件的行号
to rownum # 快速的跳转到指定行
set nonu # 取消行号
# 搜索操作
/word # 类似Windows的Ctrl + F搜索文件中的具体内容所在位置,查看下一个可以输入字母n
# 快速定位
G # 快速跳转到最后一行 不需要写冒号:
gg # 快速跳转到第一行 不需要写冒号:
10G # 快速跳转到第10行 10可以是任意数字
vi的其他常用命令
# 复制一行
yy
# 从当前行开始复制下面的20行
20yy # 小写p 粘贴,把粘贴板的内容粘贴到下一行
p
# 大写P 粘贴,把粘贴板的内容粘贴到上一行
P# 删除一行
dd
# 删除10行
10dd
# 查看文件,直接展示到最后一行
cat 文件名# 显示文件的用时,展示行号
more 文件名
# 查看大文件时,可以一页一页的向下翻
# 嗯space向下翻页,退出时摁qless 文件名
# 查看大文件时,可以任意的向上或者向下翻
# 向上或向下翻页摁PageUp和PageDown,一行一行查看,摁光标的↑↓# 只查看前几行
head 文件名# 只查看后几行
tail 文件名
# tail -f 日志 监控日志
mv 文件名 新文件名 | 路径
# 如果在当前目录移动就是重命名
cp 文件名 目录|文件名
rm [-f] 文件名
# -f:是否询问
Linux中常用的压缩包,大多是.tar,.tar.gz,tgz的
tar [-zxvf] 压缩包名称 [-C 路径]
# -z: 代表压缩包后缀是.gz的
# -x: 代表解压
# -v: 解压时,打印详细信息
# -f: -f选项必须放在所有选项的最后,代表指定文件名称
# -C 路径: 代表将压缩包内容解压到指定路径
tar [-zcvf] 压缩包名称 文件1 文件2 目录1 目录2 ...
# -c: 代表打包
# 其他参数同上
yum -y install zip # 打包程序
yum -y install unzip # 解压程序
# 解压
unzip 压缩包名称# 打包
zip 压缩包名称 文件1 文件2 目录1 目录2 ...
useradd [-gd] [选项指定的具体内容] 用户名
# -g:代表group,可以修改用户的所在组
# -d:代表指定用户的HOME目录
# 查看用户列表 compgen -u
passwd 用户名
# 回车以后再输入密码
su 用户名
# [root@localhost ~]# -> root用户在本地登录,并且当前在~目录下,#代表是超级管理员
# [qf@localhost ~]$ -> qf用户在本地登录,并且当前在~目录下,$代表是普通用户
userdel [-r] 用户名
# -r: 代表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该用户的HOME目录
# userdel: user zs is currently used by process 11900 原因是 使用了su频繁转换用户
# 解决方法:直接退出后重新登录root,然后userdel -r 用户名
usermod [-gd] [选项指定的具体内容] 用户名
# -G:代表group,可以修改用户的所在组
# -d:代表指定用户的HOME目录
# grep zs /etc/group 查看zs 在那个分组
groupadd 用户组名
groupmod [-n] [选项指定的具体内容] 用户组名
# -n 修改用户组名称
groupdel 用户组名
# 只能删除不存在用户的用户组
重点
】其余信息
chmod [-R] 777 文件|目录
# rwx在这三个权限中r:4,w:2,x:1
# -R: 当修改一个目录权限时,可以添加-R,将目录下的全部内容,都修改权限。
# 二进制举例子
rw-rw-r--
664
rwxrwxrwx
777
rwx
4+2+1=7
rw-
4+2=6
r--
4
r-x
4+1=5
chmod [-R] a=rw 文件|目录
# user:u,group:g,other:o,all:a
# read:r,write:w,execute:x
# 赋予权限的方式 , 添加:+,减掉:-,设定:=
# -R: 当修改一个目录权限时,可以添加-R,将目录下的全部内容,都修改权限。
u user 文件所属者
g group 文件所属组的用户
o other 其他用户
a all 所有用户
+ 添加什么权限[在原先权限的基础上新增]
- 撤销什么权限[在原先权限的基础上减去]
= 赋予什么权限[直接改成什么权限]
r read 读
w write 写
x execute 执行
chmod u-w file 给文件的所有者撤掉写的权限 chmod o+x file 给其他用户添加执行的权限 chmod a=rw file 给所有用户赋予读写的权限
# 修改文件的拥有者和所属组
chown [-R] 拥有者:所属组 文件|目录
# 修改文件的拥有者
chown [-R] 拥有者 文件|目录
# 修改文件的所属组
chgrp [-R] 所属组 文件|目录
重点
】ps -ef # 查看全部正在运行的进程 ps -ef | grep 搜索的内容 # 查看搜索的进程
# 杀死进程
kill -9 pid
# 针对服务的启动,停止,重启,开机自动启动,禁止开机自动启动,查看服务状态。
systemctl start|stop|restart|enable|disable|status 服务名称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停止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启动防火墙
ps -ef | grep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 进程号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禁止防火墙开机自启动
# 想使用指定的命令需要事先下载netstat
yum -y install net-tools
# 查看端口号占用情况
netstat -naop | grep 端口号
curl 访问地址
# -type 指的是文件类型 f 指的是普通文件 还有别的文件类型 比如目录 d 链接 l
find 路径 -type f | grep 文件名
# 查找 etc 下 叫 profile 的 文件
find /etc -type f | grep profile
rpm -qa | grep jdk 查看已经安装的jdk
rpm -e --nodeps copy-jdk-configs-3.3-10.el7_5.noarch 卸载jdk
tar -zxvf jdk-8u333-linux-x64.tar.gz -C /usr/local
cd /usr/local
mv jdk1.8.0_333 jdk
# 在环境变量文件中,添加如下内容
vi /etc/profile
export JAVA_HOME=/usr/local/jdk
export PATH=$JAVA_HOME/bin:$PATH
# 重新加载环境变量文件
source /etc/profile
# 最终测试
java -version
没有跟新的先更新
1.先安装 wget
yum install wget -y
2.备份旧的 yum源
mv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_bak
3.获取阿里yum源配置文件
wget -O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4.更新缓存
yum makecache
5. 查看
yum -y update
# 首先通过yum下载wget命令
yum -y install wget
# 通过wget下载MySQL存储库
wget https://dev.mysql.com/get/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 安装rpm包
rpm -Uvh mysql80-community-release-el7-3.noarch.rpm
# 查看rpm包[这一步在这里不需要执行,先了解]
rpm -qa | grep 内容
# 卸载rpm [这一步在这里不需要执行,先了解]
rpm -e --nodeps rpm名称
# 查看一下默认选择的发行版本
yum repolist all | grep mysql
# 通过编辑/etc/yum.repos.d/mysql-community.repo文件,去修改发行版本
# 将80的enabled更改为0,将57的enabled更改为1,保存即可,再次通过yum repolist all | grep mysql查看
# 效果如下
vi /etc/yum.repos.d/mysql-community.repo
yum -y install mysql-community-server
注意:如果安装结束后由如下提示
源 "MySQL 5.7 Community Server" 的 GPG 密钥已安装,但是不适用于此软件包
请执行下面的命令
rm -f /etc/pki/rpm-gpg/RPM-GPG-KEY-mysql
rpm --import https://repo.mysql.com/RPM-GPG-KEY-mysql-2022
这两行执行完毕后,重新运行安装命令 yum -y install mysql-community-server
如果没有出现这个提示,上面两行不用执行
# 启动MySQL服务
systemctl start mysqld.service
# 查看初始化密码
grep 'temporary password' /var/log/mysqld.log
# 连接MySQL服务
mysql -u root -p
Enter password:随机密码
# 修改密码
mysql> ALTER USER 'root'@'localhost' IDENTIFIED BY 'P@ssw0rd';
# 要求密码,必须携带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
mysql>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 TO 'root'@'%' IDENTIFIED BY 'P@ssw0rd' WITH GRANT OPTION;
mysql> FLUSH PRIVILEGES;
检查防火墙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禁用防火墙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通过wget直接下载即可
wget 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apache/tomcat/tomcat-8/v8.5.53/bin/apache-tomcat-8.5.53.tar.gz
解压压缩包
一样解压到/usr/local目录下tar -zxvf apache-tomcat-8.5.53.tar.gz -C /usr/local
启动Tomcat并监听日志
# 跳转到tomcat的bin目录
cd /usr/local/apache-tomcat-8.5.53/bin
# 启动
./startup.sh
# 监控日志
cd ../logs
tail -f catalina.out
# 启动成功如下访问地址 服务器地址家端口号
部署项目到Linux中需要注意一下内容:- 项目要保证在Windows下是没有问题的,再考虑部署到Linux。
- 将开发环境中的内容更改为测试环境。- 连接数据库的信息。- 存放文件的路径。- 日志文件存放的位置。- 项目路径问题。
- 将Maven项目打包。
- 根据项目路径的不同,将项目部署到Tomcat中。
- 在部署到Linux操作系统中后,一定要查看日志。
docker stop $(docker ps -a) 停止所有服务
docker-compose up -d 启动服务
下一篇:cpu门禁电梯卡复制测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