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时间,中国人退订50万张赴日机票。
突如其来的退票,直接让日本消费类股票一路走低。资生堂暴跌 11.4%,跌幅为今年4月以来最大。
日本服装巨头迅销股价大跌近7%,无印良品大跌超9%,日本航空一度大跌近6%。
有日本经济专家表示,如果中国游客数量出现锐减,日本将出现2万亿日元以上的损失。
因为日本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内地赴日游客累计达748.7万人次,同比增长42.7%,中国内地成为日本入境游最大客源地。
处于上海的“三小时圈”内的日本,甚至可以成为江浙沪的周末后花园。
不光是日本,中国人到底多爱旅游?
世界旅行及旅游理事会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旅游业将为全球经济贡献13.7万亿元,占全球旅游GDP的10.3%,并创造8300万个就业岗位。
一生爱凑热闹的中国人,早就成了全球旅游的财神爷。
5个踏进日本的外国游客,
就有1个中国人
现在,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几乎都能看到中国游客的身影。
有网友说,在瑞士一个小镇爬山,爬到山顶发现三拨已经到的全是中国人;还有网友说自己在日本被两个中国女生用英文问路,结果她笑着用中文说了“是”。
最有名的桥段,是有人在泰国掉海里,结果被一群东北人救了。
而中国游客对日本的重要性,恐怕日本比我们还要清楚。
过往几十年,日本执行“观光立国”战略,核心逻辑是通过放松签证政策,开发高承受力的旅游接待环境,最终大量吸引外国游客。
去年,日本全年接待入境游客量达3678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游客就功不可没。
2024年向外国人签发的签证同比暴涨73%,其中光是中国人就拿走了524万份,是2023年的两倍,占到了总签证量的七成。
中国游客同比增长187.9%,远超其他所有国家,占日本总外国游客数量18.9%。
也就是说,几乎每五个踏进日本的外国游客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
而上海人更猛,甚至把日本当成了周末解压后花园。
从单程直飞时间来看,上海到北京的飞行时间大约是2.5小时,而上海到大阪同样只需2.5小时;上海到东京的飞行时间也只要3小时,跟飞往广州的时间相同。
上海到日本的航班不仅飞行时间短,班次也多到令人咋舌。
今年4月,上海到日本每周有600多趟航班,平均每天约90趟,运力超过10万座。
不仅中国人去的多,花的钱也是实打实的。
今年年初,日本经济新闻称,访日游客正在支撑日本经济,其中“中国大陆客贡献最大”,过去一整年中国人在日本总共花掉了大约812亿元人民币,居各国之首。
日元贬值带来的汇率红利,甚至出现了“出境游比国内游更便宜”的倒挂现象,走进东京银座的商场,全是中文导购;走进拉面店,大叔让你写个大众点评。
而最讨好中国游客的,就是池袋。
走进池袋,仿佛回了中国老家。一家门口挂满红灯笼的中华料理店,店名简单直接——“中华楼”。
玻璃门上贴着手写的中文菜单,主打东北菜,锅包肉、酸菜白肉锅、地三鲜,连配菜小凉菜都是正宗的东北口味。
池袋的超市货架上竟然摆满了老干妈、海天酱油、王守义十三香,甚至连河南烩面、双汇火腿肠、卫龙辣条都有。
池袋的华人店铺不仅仅是吃的,还有各种服务行业。
比如华人中介公司,帮人找房、找工作,甚至代办签证续签、手机卡办理等。甚至买东西都不用换日元,结账时就有店员直接用中文问你:“支付宝还是微信?”
那一刻,真的有种在国内商场购物的错觉。
疯抢中国人的国外景区,
各出狠招
不光是日本,其实国人对旅游的热爱,已然在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就拿上个月刚过完的国庆假期来说,中国游客的旅行箱轮声响彻全球690个城市,这一数据表明中国游客的旅游范围正在快速扩大,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地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而为了抢中国游客,各国也各出奇招:
1、中国人爱什么,就搞定什么。
2026年,墨西哥将与美国、加拿大联合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墨西哥城旅游局局长就特别希望借着世界杯,能吸引中国游客,他说,“对于墨西哥城来说,中国游客市场是重中之重。”
于是,墨西哥已经开始推出中文版旅游指南,而且培训当地的旅游从业者,要重点关注中国游客需求细节。
最搞笑的是,墨西哥城旅游局局长就专门谈到,中国人爱喝热水这个习惯,“让中国游客在墨西哥城的宾馆里喝上热水,这将是最近墨西哥城旅游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墨西哥想靠世界杯吸引中国人,韩国也使出自己的绝活:在脸上的科技与狠活。
韩国从2023年对中国人恢复韩国医疗观光签证,这个签证通过不到一年,就刷新了外国人医美打卡人数的历史纪录。
和国内热门旅游景点一样,韩国从机场到医美诊所,有专门的大巴接送,车上有中文翻译,到地方之后,还有医美专属住宿酒店,全方位降低了医美门槛。
比如,首尔江南区面积虽然只有北京朝阳区四分之一,但著名的“整容一条街”有3000多家医美机构——从地铁站出来,医美诊所比咖啡店还要密集。
清潭十字路口,中文导诊牌数量已超过英文,很多门店玻璃门上贴着“中文服务”“当日治疗”的标识,韩国超70%的医美机构都配备中文客服。
年轻人从机场到了这里,就可以跟逛商场一样,一站式做三四种项目,做完直接打飞的走人。
2、中国人担心什么,就承诺什么。
泰国,曾经也是是中国人出国旅游最多的目的地之一,常年蝉联除大中华区以外国人最爱去的旅游目的地榜首。
但王星事件之后,国人对泰国的安全问题频频表示担忧。
泰国国家旅游局在文中表示,为了让中国游客在泰国的旅程更加安全、安心、便捷,特别推出“Trusted Thailand(泰国安心游)”项目。
什么全面覆盖的CCTV安防系统、便捷的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服务、中文服务人员或翻译应用协助沟通、顺畅便利的旅行动线与服务体验等等。
早在2019年,中国赴泰的游客数已经达到了1098万人次,占当年泰国总游客数的四分之一。
这次,泰国旅游局希望中国游客能够更加“丝滑”的入境泰国,重返泰国的怀抱。
种种举措,只说明了一件事——国外的人也许比我们更盼着中国人走出国门。
中国人不去旅游,
到底损失多少?
中国人虽然爱凑热闹,但中国普通人的旅行史并不长。
改革开放之初,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趁着差旅和公务的机会去外地转转,多数人的生活里压根没有旅游这一项。那个年代,谁有一张景区的旅游照,就能吹一辈子。
2015年,河南中学女教师那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成了全网爆火的热点。
别看时间短,但带来的经济价值却相当强悍:
2023年中国游客境外旅游支出达1964.7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远超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
2024年中国出境旅游支出增长30%,是推动全球旅游收入突破2万亿美元的核心动力。
到了今年,中国旅游业预计为全球经济贡献1.9万亿美元,占全球旅游GDP的10.3%,并创造8300万个就业岗位。
据最新数据,仅在今年1月,就有超过10万名中国游客到访澳洲。中国首次重新超越新西兰,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国。
中国游客在休闲旅游期间的花费几乎是新西兰游客的两倍,人均支出为5081澳元,而新西兰游客则为2627澳元。
中国人还捧火了不少网红景点,价格一路水涨船高。
泰国清迈宁曼路,自从网红咖啡馆Graph Cafe出圈后,周边商铺3年租金从8000泰铢/㎡涨到35000泰铢/㎡,暴涨4倍多。
俄罗斯捷里最孤独的秋千,被中国人挤成迪士尼,“排队至少半小时起,身后都是中国人。”——有中国人在,这世界上就没有哪里是孤独的。
爱凑热闹的中国人、一生爱出片的中国人、不怕排队的中国人,核心都是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堪称“行走的GDP”。
中国游客的回归,为无数依赖旅游业的机场、酒店、餐厅带来了重振的希望,对相关产业链的拉动效应,更是不言而喻。正如那句话所言:
世界是旷野,而旷野上都是中国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