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关税与保护措施之下,2025年各国之间的经济竞赛氛围愈加火热,就在前段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2025年全球GDP预测,预测显示,美国GDP有望跃升至30.5万亿美元(约合214万亿人民币),仍旧把持全球头把交椅,并且认为中国经济存在韧性,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IMF此次报告的标题为“全球经济变化不定,未来前景依然黯淡”,整体基调偏谨慎,原因在于当前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断升级。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上仍处于上升趋势,但各路媒体与专家对于经济发展都显得忧心忡忡,具体到美国和中国,又分别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美国经济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通胀。自疫情期间美国政府大量发钱开始,美国的通胀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加之贸易战推高关税,大量生活必需品纷纷涨价,通货膨胀成了所有民众必须面对的难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美国民众对生活成本再度升高的忧虑挥之不去,美国调查机构Primerica前段时间发布的经济调查报告显示,在2025年第三季度,仅21%的美国中等收入群体认为未来一年财务状况将改善,34%认为会恶化,33%预计将维持现状。
目前通胀已经成了全美难题,调查中很多妈妈表示,每次走进杂货店时都会感到焦虑,大城市与中产郊区居民较两年前更不将犯罪或枪支暴力列为首要担忧。
我们在经济上的问题则刚好与美国相反,我们目前正面临通缩压力。首先是房子,普通老百姓大部分的资产都是房子,然而房价却持续低迷,这就直接导致很大一部分人资产缩水。然后物价也呈现通缩态势,大家对于未来都不太乐观,赚到了钱也不敢大笔消费,而是存了起来,消费低迷商家也不敢涨价,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今年国庆与中秋重叠,黄金周整整8天,各地的旅游行业都迎来了新高峰,全国出游人次高达8.88亿,总花销8090.06亿,比去年多1081.89亿,看似成绩十分亮眼,但仔细一算,平均每个人花销911.04元,同比下降0.55%,比往年更低,大伙都愿意出来玩,但也不怎么舍得大手笔花钱。
中美之间虽然面临着各种问题,但总体而言经济发展仍处在上升趋势。美国在AI热潮的强力加持下,科技公司股票表现屡创新高,中国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进发,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力。如今世界局势日趋复杂,经济上的较量还将持续,未来将走向何方,还需你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