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用电自由”是如何实现的
迪丽瓦拉
2025-11-21 19:01:42
0

鲍南

“你想有光,就会有光”——实现“用电自由”的一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见证。中国用几十年的战略耐心,凭借独特的体制优势、强大的实干能力证明:造福人民、向新而行,才是真正的制胜密码。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日前发布预测报告,随着各行业产能加速释放,今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有望达10.4万亿千瓦时。这将是继2024年中国全年发电量突破10万亿千瓦时后,全球能源领域迎来的第二个震撼性“10万亿”。

电力是现代社会运转的“血液”,用电量则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风向标”。充沛、稳定、平价的电力供应,不仅是全体国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产业发展特别是未来科技竞争的关键底牌。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力生产第一大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及充电网络;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同样稳居世界第一。今年7月、8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突破万亿千瓦时。而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的用电量,或者德国加法国全年的用电量。

作为现代化的后来者,电力工业的后来者,中国是如何实现“用电自由”的?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人类的电气时代随之开启。再看中国,尽管1882年上海已亮起了第一盏电灯,但长期的动荡频仍、外敌入侵、经济崩溃,让电力工业千疮百孔、步履蹒跚,全国80%以上为无电人口。新中国于一片废墟上诞生后,明确“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鞠躬尽瘁”的精神,艰难开拓中国的电力工业。从国产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安徽淮南建成投产,到33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西北建成……至1978年之前,30万千瓦以下的汽轮发电机组和水轮发电机均实现国产,中国初步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电力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让社会活力迸发,用电需求亦随之陡增,“电荒”不时出现。相当长一段时间,各个省市频繁拉闸限电,不仅工业企业被要求“开开停停”错峰用电,还会波及城市正常运行和居民用电。“拿什么生产电”,成为中国面临的大难题。一方面,我们在高参数、大容量设备上仍显落后,依靠“洋拐棍儿”还得看外商脸色;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而能源富集区却位于西部腹地,导致“发得出”却“用不上”。更何况,留给中国试错探索的时间空间越来越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引发关注,环保议题备受重视,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施加巨大压力,制定了各种“环保时间表”。可以说,限制层层收紧,破题难上加难。

要发展,中国的电力供应就必须跟得上、扛得住。破解一个个“难题”乃至“悖论”,我们还是得靠“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中国特有的体制优势。21世纪初,当欧美还在嘲笑中国只会做袜子时,专攻特高压输电技术的项目悄然启动。特高压被称为电力界的“皇冠明珠”,核心技术被卡得很死。但中国选择了走最难走的路,立足长远,全力攻坚。在完全不被外界看好的情况下,中国硬是建成了一张四通八达的新电网,成为全球唯一大规模应用超高压电网的国家,供电质量越来越高。此后,大规模的供电危机、断电事故在中国成为历史。

中国电力工业的逆袭之路,还体现着另一种“优越感”——在技术进步奠定基本盘后,中国始终坚守公益底线、守护“能源公平”。发起“户户通电”工程,从高原山巅到峡谷孤岛,宁愿一两百年收不回成本,也要兑现“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力承诺。2015年,伴随果芒村和长江村正式通电,青海省最后9614户、3.98万无电人口全部用上了电,这也标志着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的目标如期实现。在社会用电需求大幅增加的同时,中国居民基本生活电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反观某些纯市场导向的西方国家,电力首先被视为商品,电力系统高度碎片化且陈旧不堪,极端天气下动辄瘫痪,甚至电厂的“存在与毁灭”都不时成为政客间攻讦的工具。以电力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本质上是国家治理理念的物化表达。中国“无电人口”清零、“规模停电”消失与一些西方国家停电频发、电费“天价”之间的鲜明对照,正是不同制度取向的直观映射。

如今,中国人不仅能从从容容用上电,还用上了更加清洁的“好电”,用上了彰显中国能源装备科技实力的“争气”电。不乏观察者认为,AI、制造业、新能源的话语权争夺,很大程度上是电力的比拼。电力,可以说是离我们最近的“国之重器”。真正的科技实力不在于卡别人的脖子,而在于构建别人无法复制的底层基础设施。中国用几十年的战略耐心,凭借独特的体制优势、强大的实干能力证明:造福人民、向新而行,才是真正的制胜密码。

“你想有光,就会有光”——实现“用电自由”的一路,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见证。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电力的需求还将达到新高度,已然抢占先手的中国,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必将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
紫燕食品发布2024年年报:创... 4月17日晚,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燕食品,603057.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