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华住三季报,才知道他们“重做酒店业”不是一句空话
迪丽瓦拉
2025-11-20 16:59:48
0

图片源自企业官网

中国酒店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酒店业正告别“规模红利”的粗放增长,迈入“精耕细作”的新常态。

政策端文旅融合加码与供给侧改革导向明确,9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质的突破”路线,叠加扩内需战略纵深推进。

在当下“政策利好与市场承压”的双重格局,恰恰勾勒出行业结构性升级的核心逻辑——行业并不是简单的“复苏反弹”,而是供需错配下的价值重构。

作为全球第四大酒店集团,华住集团(01179.HK)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正是这场重构中最具观察价值的头部样本,其表现既印证了新常态下“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也揭示了酒店业下一个五年的增长密码。

行业结构性红利与华住的韧性答卷

酒店业的阶段承压,本质是旧增长模式的失灵,而非需求枯竭。

“十五五”规划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发展,既催生了消费分层下的体验化、场景化酒店需求,也带来了下沉市场连锁化、存量酒店改造及中高端赛道的供给端机遇。

行业已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低成本粗制滥造供给被淘汰,头部连锁品牌凭借标准化、效率与品牌优势,成为行业整合的主导者。

在行业多数企业营收利润双承压的背景下,华住交出了一份凸显抗周期能力的答卷。

今年前三季度,华住盈利韧性尤为突出,期内实现收入187.8亿元,录得归母净利润39.07亿元,两项数字分别按年增长5.12%、30.28%,在行业景气底部阶段竞争优势扩大明显。

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收入约为70亿元,同比上升8.1%;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7.2%至33亿元;来自国内区域收入为57亿元,同比增长10.8%。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上述三项数据均超过制定业绩指引上限,季度环比改善趋势逐渐清晰。

财报内容,华住三大核心经营指标企稳回升,基本恢复至2024年同期水平,其中ADR同比企稳反超,入住率OCC维持在84.1%的高位,远高于同类酒店集团

第三季度,华住国内的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256元,虽同比去年持平,但较上季度环比增幅约为8.94%;ADR(日均房价)则是录得304元,同比微增1%,环比增长约4.83%;OCC(入住率)上则是同比减少0.8%,环比增长约3个百分点

笔者观察到,华住品牌高入住率的核心,在于消费者的深度认可与会员复利效应。这一点从其会员数据中可充分印证,“华住会” 会员数已超 3亿,同比增长17.3%,会员预定间夜同比提升19%,用户粘性与复购率持续保持高位。

据智库 Skift 发布的榜单,华住会曾以2.88亿注册会员登顶全球会员总数第一,且以每间客房对应243位会员的成绩,位居酒店会员忠诚度榜首。

华住通过“贵即赔” 权益升级与银行、航空等跨界合作,持续强化会员粘性,为单店筑牢稳定客源基础。与此同时,数字化运营的深度落地同样成效突出,不仅实现最快10秒入住的便捷体验,更达成0.17的行业领先人房比,持续优化成本结构。

针对经营数据的持续改善,华住集团首席执行官金辉在电话财报会中表示,三季度RevPAR 已企稳,未来随着10月以来休闲旅游需求稳健增长,叠加公司自身销售与收益管理的强化,整体趋势将持续企稳向好。

截至9月末,其全球在营酒店网络已超1.27万家、客房124.62万间(含DH的122家酒店及2.59万间客房);待开业酒店达2748家,其中国内2727家、海外21家。

第三季度,其国内新开设749家酒店,包括3家租赁及自有酒店以及746家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酒店,规模扩张后劲充足。

分品牌来看,华住深耕经济型与中档酒店赛道,大众市场基本盘稳固。经济型酒店中,汉庭以4531 家的规模占总体酒店的35.67%,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酒店品牌;中档赛道的全季酒店占比27.37%,近3500家门店使其位列全球中档品牌增速前列,二者共同为华住业绩筑牢了坚实基本盘。

三季度业绩发布后,里昂、大和同步上调华住目标价,为其价值给予清晰背书。上调核心逻辑聚焦三点:深度契合“十五五”住宿业高质量发展与供给侧改革方向,凭借多元品牌矩阵等核心能力构建竞争壁垒、展现突出抗周期韧性,通过下沉市场渗透与中高端赛道布局的双重发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与此同时,华住持续推进分红与回购动作,既进一步印证了企业健康的现金流状况,也彰显了其对行业长期发展机遇的坚定信心。

华住的长期主义:

成为中国酒店的“基础设施”

“华住深耕中国,大有可为。”华住经营层在财报会中的表态,与行业趋势判断高度契合。

券商分析师指出,中国酒店市场供给充分但高质量供给短缺,连锁化率显著低于美国成熟市场;依托统一大市场与庞大人口基数,未来连锁化率提升、低质量供给出清将是长期必然趋势。

“行业困境的深层次矛盾在于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此时企业的核心机遇是用供给迎合多变需求、引导新需求偏好。”分析师补充道。

作为行业头部引领者,华住深表认同,创始人、董事长季琦在2025伙伴大会上直言,坚定看好中国、行业与华住,将“供给侧改革”视为行业最大机会,目标是让华住成为中国住宿业的“基础设施”。

而从华住的品牌矩阵构建上看,其始终围绕“需求适配”核心,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

经济型赛道中,汉庭作为压舱石,4.0版本迭代精准击中新常态下“性价比+效率”的核心诉求——通过空间功能优化、模组化施工降低营建成本,同时升级床品、卫浴等核心体验,既满足经济型消费群体的品质需求,也为加盟商筑牢盈利底线。“华住新版本的汉庭,协同全季与桔子在中档市场的持续发力,将共同助力我们在低线城市的布局,为我们‘千城万店2.0’的战略目标注入强劲动力。”金辉在三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表示。

图:汉庭4.0大堂

中高端赛道则聚焦“差异化与文化认同”,全季大观的发布成为关键落子。它既对接了中高端消费群体对文化体验的升级需求,也填补了东方美学在高端酒店赛道的空白。

图:全季大观大堂设计效果图

图:全季大观客房设计效果图

华住首席执行官金辉在财报发布会上强调,推出全季大观更彰显了华住在中高端市场的发展决心,“希望通过若干品牌成为中国中高端住宿业的领导者”

面对行业供给质量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核心痛点,华住将供给侧改革作为破局关键,以存量改造与标准化赋能双轮驱动,切实助力加盟商提升盈利能力。

在季琦看来,中国酒店业的供给侧改革才刚刚起步,远未触及深水区,未来的核心机遇集中在五大方向—— 从微房量到中房量、从单体到连锁、从星级到品牌、从大城市到县城、从房地产配套到投资回报。

:季琦在2025华住伙伴大会上谈“供给侧改革”

供应链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放大了“共赢”价值。不仅让物资采购具备显著成本优势,更通过标准化管控保障了全国门店的品质一致性。

“理性投资”成为新常态的当下,这一优势既降低了加盟商的投入门槛,又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品质支撑,最终构建起“华住护航+加盟商盈利”的良性共赢格局。

步入2025年,酒店业竞争加剧、品质需求愈发凸显,季琦于伙伴大会中提出的“长期主义”早已不是空泛的宣示,而是贯穿市场布局、品牌建设、行业赋能与全球愿景的完整价值体系,成为华住穿越行业周期的战略锚点。

华住的长期主义首先体现为扎根本土的深耕定力,季琦将其具象为“把中国当作世界来做”。

基于走访278个地级市、覆盖800万平方公里的一线洞察,他直言“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份对本土市场的坚定信心,让华住专注挖掘14亿人消费升级的深层潜力。

在本土深耕的基础上,品牌与品质的长期打磨成为华住的核心竞争力。季琦摒弃“网红化”流量思维,提出“做稻谷和麦子,而不做红极一时的玫瑰”。

这种稳扎稳打的理念,既支撑了前三季度华住中高端在营酒店同比增长73%的亮眼表现,更推动其以全季大观为载体,打造“让世界感受东方雅蕴的品牌”,用深厚的文化内核构建起独特的品牌溢价。

华住的长期主义还将价值边界延伸至行业改造。面对下沉市场不足14%的连锁化率痛点,季琦提出“把中国酒店重新做一遍”通过轻资产模式将低档微小酒店升级为规范连锁品牌。此举不仅激活了75%未被充分覆盖的市场机会,更践行了“重新定义中国酒店业”的行业使命。

图:季琦在2025华住伙伴大会上谈未来目标

这份扎根本土的战略定力,最终指向“世界级伟大企业”的愿景。季琦以“珠峰大本营”为喻,直言“下一个20年要攀登世界之巅”计划依托汉庭、全季的全球规模优势,将东方美学与中国服务输出至国际市场,完成从“中国的华住”到“世界的华住”的跨越。

“20年我们做了些事,但还不够”,他的这句话,正是华住不疾不徐战略节奏的生动注脚。

华住用超预期的三季度财报,扛住了行业调整压力,交出了头部企业韧性增长的高分答卷。

资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钧达股份通过港股IPO聆讯:光... 瑞财经 吴文婷 4月21日,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钧达股份”)通过港交所聆讯,华...
紫燕食品发布2024年年报:创... 4月17日晚,上海紫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燕食品,603057.SH)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