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场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全部70城价格下跌的局面,房地产“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彻底褪色。
10月全国70城房价数据近日公布,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跌幅双双扩大,所有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连续两个月全线下跌,这是自2011年有数据统计以来首次。
曾经火爆的“金九银十”今年彻底失约。上海一枝独秀,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3%,而北京、广州和深圳新房价格全部下跌。
10月房价下跌范围之广、幅度之大引发关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5%,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环比降幅均较9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
更为触目惊心的是,64个城市新房价格下跌,下跌城市平均跌幅为0.51%。
所有70城二手房房价环比均下跌,下跌城市平均跌幅为0.66%。
这一数据创造了历史——自2011年有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所有70城二手房房价均下跌的情形。
各线城市中,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
10月,一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0.3%,环比降幅与9月持平。
具体来看,上海新房房价环比上涨0.3%,自2019年8月以来新房房价环比持续上涨,显示了一定韧性。
而北京环比由上涨转为下跌,深圳环比跌幅收窄,广州环比跌幅扩大。
二手房市场更为惨淡。10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9%,虽然环比降幅较9月收窄了0.1个百分点,但5-10月一线城市二手房房价环比跌幅已经连续六个月大于二、三线城市。
与一线城市相比,低能级城市面临更大压力。
10月三线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0.5%,二手房房价环比下降0.7%,环比跌幅均较9月扩大了0.1个百分点。
从同比数据看,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3.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5.7%,跌幅明显大于一线城市。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当前行业体量经过4年的收缩,从正常的折旧、住房改善等产生的新房需求来看,对比现在的新房交易数据可谓“跌无可跌”。
房价持续下跌已引发专家对通缩风险的担忧。
中国前财政部长楼继伟警告称,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低迷将会持续,并进一步加重通缩压力。
“由于房价下跌,家庭对未来的预期较差。这将拖累消费增长,并放大通缩趋势。”楼继伟在近期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
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拖累可能会持续多年。
高盛此前曾发布报告预估,未来几年中国城市的新住房需求将比2017年的高峰大减75%,主要因为人口减少和价格下跌的预期心理持续冲击投资兴趣。
在全国房价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市场分化趋势愈加明显。
《财经》杂志调研发现,一些符合“好房子”标准的优质项目依然抢手。
在北京朝阳区黄渠地铁站附近的某售楼处,样板间内几组客户在同时看房,销售表示该项目一直是城六区的网签销冠。
“我们的配套成熟,且地块、产品都很稀缺。”一位销售自信地表示。
然而,受到“好房子”项目入市的冲击,部分旧规产品不得不推出特价房、折上立减、物业费赠送等方式吸引客户。
位于大兴区的某项目已开盘一年半,近期最新推出的特价房最低单价降幅高达17%。
面对市场波动,国家统计局回应称,从统计数据来看,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政策成效仍在继续显现。
商品房去库存持续推进。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连续8个月减少。
房企资金也有所改善。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等积极因素带动下,前10个月房企到位资金同比降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收窄。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需要说明的是,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李宇嘉则认为,下一步除了行业自身的调整来平衡供求关系并稳定全行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尽快激活内生动力,即跳出房地产来看房地产,从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人口出生率和结婚率等宏观基本面,来修复房地产发展的基础-。
房价下跌已不再是孤立现象,而是与消费者信心、通缩压力形成相互强化的循环。楼继伟指出,随着房价下跌,家庭预期转差,进一步拖累消费增长。
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从“黄金时代”向新模式转换的阵痛期,短期波动与长期结构性调整交织,未来走向关乎每个家庭财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