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EMBA微金
年轻投资者们正将目光再次聚焦于港股消费板块。随着“港股三姐妹”——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的持续火爆,盲盒与潮玩赛道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奔赴港股IPO舞台。近日,被市场誉为泡泡玛特“最大对手”的TOP TOY,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摩根大通、瑞银及中信证券保驾护航。若此番闯关成功,港股市场将在泡泡玛特之后,迎来又一位实力强劲的潮玩巨头。
潮玩风口,何以“吸金”?
2025年,新消费领域最耀眼的风口,非潮玩莫属。这个由泡泡玛特一手带火的赛道,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一二级市场均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吸金能力。
一级市场上,中国潮玩行业的增速堪称“恐怖”。据报告显示,2020至2024年间,市场规模从229亿元激增至7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5.1%,远超昔日风口新式茶饮巅峰期约25%的增速。潮玩,正迅速取代茶饮,成为新消费的最大吸金池。
年轻人乃至更广泛年龄群体为何对此如此狂热?究其根源,在于四大因素的“左右互搏”:情感需求与情绪价值,潮玩成为缓解焦虑的情感寄托;不确定性机制的成瘾性,盲盒的隐藏款与保底机制释放出超常规奖励的多巴胺;社交强化,超过70%的消费者将购买与社交分享、炫技绑定;商业策略推动,限量、联名与饥饿营销赋予产品“资本”属性。这四大引擎共同驱动着潮玩帝国的高速运转。
二级市场上,泡泡玛特过去一年股价累计超460%的涨幅,无疑是最佳的财富效应示范。其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04.4%、净利润同比增长396.5%的亮眼业绩,尤其是爆款IP“LABUBU”贡献了超三分之一收入的现实,让资本市场清晰地看到了潮玩IP强大的变现能力。然而,估值高企的泡泡玛特也让后来者看到了“估值洼地”的机会——资本在追捧龙头的同时,也在急切地寻找“下一个”。
TOP TOY:“后浪”的进击与复刻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TOP TOY的崛起备受瞩目。作为名创优品在2020年孵化的潮玩品牌,TOP TOY可谓“出道即巅峰”,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其发展速度堪称“神速”:从2020年仅有5家专属门店,到2021年底激增至近100家,线上用户规模突破300万。截至2025年,其门店数已达299家,并计划在未来5年全球开店1000家。从时间轴看,成立5年的TOP TOY,其规模远超同期阶段的泡泡玛特。
在商业模式上,TOP TOY与泡泡玛特既有相似之处,也各有侧重。双方都走“合作IP+自有IP”的路线,甚至在与迪士尼等顶级IP方的合作上思路趋同。但泡泡玛特更聚焦18-35岁年轻女性,强调情感共鸣;而TOP TOY则定位“潮流文化集合店”,覆盖15-40岁更广的客群,注重逛店体验。尽管如此,TOP TOY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在资本化进程上的“快节奏”,与早期的泡泡玛特颇为神似,使其被视为最有力的挑战者。
资本捕手与未来战事
TOP TOY此次IPO的推进速度,充分展现了其背后掌舵者——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资本运作手腕。从3月放出分拆消息,到4月注册、7月重组、8月引入淡马锡等顶流机构投资,再到9月递交招股书,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被媒体评价为“接近段永平的资本捕手”。
招股书数据揭示了其高增长的势头:2022至2024年,TOP TOY的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业绩方面,也已于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净利润达2.94亿元,展现出良好的盈利潜力。
随着TOP TOY的上市,它与泡泡玛特之间的“深层竞争”将全面升级。一方面,是渠道的贴身肉搏,双方在一线核心商圈短兵相接;另一方面,是全球化布局的重叠,TOP TOY计划未来海外销售占比过半,直接挑战已先行出海的泡泡玛特。
潮玩赛道的双雄争霸时代即将开启。对于消费者,竞争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和更实惠的价格;对于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场永不眠的暴富盛宴。TOP TOY能否复制甚至超越泡泡玛特的资本奇迹?它的港股之旅,正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