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外网:中国不买矿,就不怕土澳就自己炼钢吗?
迪丽瓦拉
2025-10-08 15:00:06
0

“中国不买矿,就不怕土澳就自己炼钢吗”?海外最大的问答网站Quora,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土澳真的有本事自己炼钢吗?

实际上澳大利亚坐拥全球 35% 的铁矿储量,却连满足本土需求都要进口 30% 钢材,根源藏在技术、资金、市场的三重死结里,绝非 “有矿就能炼钢” 那么简单。

技术上的 “卡脖子” 早已根深蒂固。中国钢铁工业历经 70 年积累,已掌握高炉长寿、连铸连轧等核心技术,宝武钢铁的转炉钢成材率达 99.2%。而澳大利亚最大钢企博思格,前身是必和必拓的钢铁部门,其主力 Port Kembla 钢厂仍依赖上世纪 80 年代的高炉技术,粗钢年产量仅 500 万吨,不及中国沙钢的零头。更致命的是产业链断层:绿钢公司投资 16 亿美元建低碳钢厂,核心设备需全套进口意大利达涅利的电弧炉,本土连配套的耐火材料厂都没有。Whyalla 钢厂曾因高炉技术落后,2025 年不得不靠 24 亿澳元救助款才能转型,印证其技术短板。

资金账更是算不过来。钢铁是重资产行业,中国建一座千万吨级钢厂需投资超 200 亿美元,而澳大利亚绿钢的 “旗舰项目” 总投资仅 16 亿美元,产能不足 200 万吨。更关键的是资本偏好:必和必拓剥离钢铁业务后,将资金投向回报率 30% 的铁矿开采,而钢铁行业全球平均利润率仅 5.8%。叠加严格的环保成本 —— 澳大利亚钢铁企业环保投入占比达 12%,是中国的 2.3 倍,博思格仅 2024 年环保支出就达 4.2 亿澳元,资本自然不愿淌这浑水。

市场的 “小池塘” 养不起 “钢铁巨鲸”。中国有 14 亿人支撑着 10 亿吨级钢需求,而澳大利亚 2500 万人口仅对应 900 万吨年消费量,博思格一家就垄断 75% 建筑用钢市场,再建新厂必然产能过剩。出口更是死局:澳大利亚到东南亚的钢材海运成本每吨比中国高 40 美元,而中国钢铁出口价已低至每吨 600 美元,澳洲钢企根本无利可图。国际钢铁协会数据显示,即便澳洲产能拉满至 650 万吨,也仅能满足本土 72% 需求,剩余产品连运费都赚不回。

更别提水资源短缺、人力成本高昂等隐性障碍 —— 澳大利亚工厂人力成本是中国的 2.4 倍,而钢铁工业每吨需耗水 10-15 立方米,其干旱的西部矿区根本无法支撑。澳洲的 “资源诅咒” 早已注定:靠卖铁矿躺着赚钱的日子过久了,再难建起需要耐心与积累的钢铁工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