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锋行链盟
新加坡交易所(SGX)作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IPO上市规则体系完善,主要分为主板(Mainboard)和凯利板(Catalist)两个板块,分别服务于成熟企业和高增长企业。以下是其核心要点的梳理:
一、板块定位与适用企业
主板(Mainboard):面向业务成熟、具备稳定盈利或较大市值的企业,强调盈利记录、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适合传统行业或已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公司。
凯利板(Catalist):聚焦高增长、创新型企业(如科技、新兴行业),采用更灵活的“保荐人制度”,弱化历史盈利要求,更关注商业模式、增长潜力和市场认可度。
二、核心上市条件
(一)主板上市要求
需满足以下任一财务测试标准(满足其一即可):
盈利测试:
最近3个财年累计盈利≥1,000万新元(约7,500万人民币);
最近1个财年盈利≥200万新元;
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市值/收入测试:
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
最近1个财年营收≥3,000万新元。
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适用于现金流稳定的企业):
上市时市值≥8,000万新元;
最近3个财年累计经营现金流≥1,000万新元;
最近1个财年营收≥1,000万新元。
(二)凯利板上市要求
无强制盈利要求,核心依赖市值和保荐人评估,主要标准:
上市时市值≥3亿新元(部分优质企业可放宽至1.5亿新元);
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高增长潜力及可持续竞争力;
需获得至少1家SGX认可的保荐人(Sponsor)的推荐。
三、公众持股与股权分布
主板:
公众持股比例≥25%(若市值>30亿新元,可降至12%-20%,需经SGX批准);
至少500名公众股东,且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凯利板:
公众持股比例≥20%(或保荐人与SGX协商后放宽);
至少100名公众股东,单一最大公众股东持股≤10%。
四、管理层与控股股东锁定期
主板:
控股股东(持股≥30%)需锁定6个月;
非控股股东无强制锁定期,但管理层(如CEO、CFO)通常自愿锁定6-12个月。
凯利板:
控股股东锁定6个月;
管理层锁定期由保荐人与公司协商,通常6个月以上。
五、公司治理要求
董事会结构:
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主板建议3名);
审计委员会由至少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领导,主席需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合规要求:
董事会需具备与公司业务匹配的专业经验;
需制定清晰的内控制度和关联交易政策,重大交易需独立股东批准。
六、上市流程
无论主板或凯利板,核心流程均包括:
前期准备:聘请保荐人、律师、会计师等专业团队,完成尽职调查和重组。
提交申请:向SGX提交招股书(Prospectus)及申请文件。
聆讯与反馈:SGX审核(主板侧重合规性,凯利板侧重商业合理性),可能要求补充材料。
路演与定价:完成投资者路演,确定发行价。
挂牌上市:完成发行后正式挂牌。
七、持续上市义务
信息披露:及时披露重大事项(如业绩、并购、关联交易、管理层变动);
财务报告:主板需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新加坡财务报告准则(SFRS)披露年报、半年报;凯利板需披露年报及季度简报;
反收购(Reverse Takeover):若发生控制权变更或重大资产收购,可能触发重新上市审核。
总结
新加坡交易所IPO规则的核心在于差异化定位(主板重盈利与规模,凯利板重增长与创新)、严格的治理要求及以保荐人为核心的监管机制。企业可根据自身发展阶段、盈利水平及行业特性选择合适板块,借助新加坡的国际资本平台实现融资与全球化布局。
(注:具体规则可能随SGX修订调整,建议以官网最新指引为准。)
来源:锋行链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