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经执行了一段时间,但他最终意识到,这一策略伤害的是自己,而不是他想象中的“赢家”。其实,中国早就预测到了这种局面。特朗普曾高兴地宣布对全球超过一百个国家加征关税,以为这会让美国获利,结果不久后,他就面临了多重麻烦,震惊之下,完全被打懵了。
早前中国就曾警告过,发起关税战的后果会让美国吃亏。如今情况已经证明这一点:美国经济的短板在加速暴露。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简单来说,就是蛮横无理、没有长远考量的做法。
从10月1号开始,特朗普宣布对一系列重要商品大幅加税: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厨房和卫生间的橱柜征收50%的关税,软体家具加收30%的关税,药品更是被加税至100%。为了避免加税,特朗普还提出奇怪的条件,要求相关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还启动了对医疗器械、机器人等行业的“国家安全调查”,显然是为了找理由再加税。
这些政策将几乎所有与制造业和民生相关的行业都牵扯进了关税风暴。表面上看,特朗普政府可能会从中收取一些关税,但与之相比,所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金融市场的反应就足以说明问题。美国股市的主要指数,如道琼斯、标普500、纳斯达克,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股市瞬间损失了超过一万亿美元。美元指数和国债收益率也跟着下滑,资本市场已经表达了不看好这个政策的态度。
但真正让美国普通民众担心的,并不是股市上的数字,而是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新增的工作岗位仅为7.3万个,远低于预期。而5月和6月的就业数据也大幅修正,5月的新增岗位由14.4万降至1.9万,6月则由14.7万降至1.4万,这意味着这两个月一共少了25.8万个岗位。这种大幅调整表明,美国的就业市场正在快速降温。
此外,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减少,2025年8月,美国制造业减少了大约12000个工作岗位,自4月以来已经累计失去了42000个岗位。关税政策让企业信心不足,导致他们不敢加大投资,也不愿意增加招聘。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失业的风险大增,找工作也变得更加困难。特朗普政府曾宣称要振兴制造业,但如今,这一政策反而成为了制造业岗位流失的罪魁祸首。
面对这一现状,特朗普愤怒地在社交媒体上抱怨,指责劳工部“篡改数据”,说他们故意抹黑共和党和他的政府。他甚至因此炒掉了劳工部长。然而,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数据统计部门,而在于关税政策本身。企业缺乏信心,导致工作岗位无法增加。
关税带来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就业问题上,还逐渐波及到物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最终消费者不得不为此买单。虽然通货膨胀的影响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显现,但上涨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特朗普对药品加征100%关税的政策一旦全面实施,普通家庭的医疗支出必然受到影响。家具、橱柜和卡车等商品的价格上涨,也会提高家庭的生活成本以及物流费用。人们感受到的是生活压力加大,而不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
在企业界,关税政策引发了更多的担忧。根据美国里士满联储的调查,大约20%的企业认为关税政策会影响他们的招聘计划,25%的企业认为它会影响投资决策。也就是说,关税不仅影响了当前的就业数据,还可能压制未来经济的活力。企业的犹豫不决导致经济发展放缓,形成了恶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种政策可能还会削弱美国的创新和产业升级,损害其竞争力。
国际机构也发出了警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最新报告预测,美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只有1.8%,并且预计到2026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下滑至1.5%。同时,美国的有效关税率已经达到了19.5%,这将推高未来的通货膨胀,预计2026年的通胀率会达到3%。这意味着,美国经济面临的压力不仅是短期的,而且是长期性的。相比之下,欧盟和一些亚洲经济体由于内部需求稳定,预计增长速度将保持在2%以上。如果美国继续实施这样的保护主义政策,它将削弱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特朗普曾以为通过关税可以实现“美国优先”,但最终却是美国自己的经济首先受到了损害。股市下跌、就业岗位流失、物价上涨,这些问题已经浮现。如果他继续坚持这一策略,可能在关税收入未能完全到手之前,美国经济就会陷入困境。他所谓的“胜利”,其实只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觉。
参考资料:
1. 《最高100%!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 涉重型卡车、家具、药品》2025-09-26 08:36 | 来源:财联社
2. 《美国6月就业岗位净流失1.3万,创2021年7月以来首次负增长》2025-09-05 22:53 | 来源:新浪财经
3. 《外媒:美国关税政策正推高物价,消费者将面临更大财务压力》2025-09-24 17:03 |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