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社会和全球局势都进入了新的动荡阶段。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5月发布的最新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人(67%)对本国未来失去信心,全球社会信任指数也降到近十年来最低点。与此同时,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4月份失业率攀升至4.5%,达到三年来的新高。国际市场也随之震荡,两个月内全球资本净流向下降了11%。许多人认为,“特朗普2.0”的回归点燃了这场全球变局的导火索。
新右翼保守主义的崛起
2025年的讨论焦点早已不只是特朗普个人,而是推动他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力量。传统的新保守主义逐渐演变成以反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新右翼保守主义。
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显示,从2016年到2025年,美国中下层民众的实际收入几乎停滞,仅增长0.7%,远低于韩国、香港等发达经济体。这种经济失衡、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撕裂,为新右翼思潮提供了肥沃土壤。
新右翼与传统保守主义不同,它更加强调反对移民、反对全球化、质疑自由贸易和性别议题,强调回归本土主义和宗教保守。特朗普2.0政府上台后,在百日内就迅速推出了一系列措施:裁减联邦公务员、提高关税、削减对乌克兰的支持等,直接改变了美国内外格局。
世界格局与冲突风险
新右翼浪潮很快蔓延到全球。欧洲多国的极右翼政党支持率创下新高,德国“另类选择党”和法国“国民联盟”在议会中扩张迅速。美欧之间的传统盟友关系日渐松动,北约内部矛盾频发。与此同时,WTO、WHO等国际机构的权威明显削弱,联合国安理会因大国博弈陷入僵局。
许多南方国家感到被边缘化,于是开始探索新的非西方合作框架。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上升,使得全球冲突风险增加。俄乌局势依然僵持,东亚和南亚热点问题频频出现。仅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非传统安全事件就同比增加了15%。多家智库警告,未来十年爆发地区战争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崛起
在这场全球动荡中,中国展现了较强的调整能力。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与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额同比增长8.2%。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联合国等多边平台上获得广泛支持。
欧洲一些国家也开始重新思考战略。德国和法国在6月多次呼吁与中国加强合作,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日韩等美国的亚洲盟友,也在逐渐调整对华政策,寻求更大自主权。随着新右翼缺乏普世吸引力,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获得更多发展中国家的认可,中国正借此增强战略自信,团结“全球南方”,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全球治理裂变与新常态
全球治理正经历剧烈转型。国际关系学者理查德·哈斯指出,世界正在从“有序的多边主义”转向“无序的多极化”。美国的战略收缩成为长期趋势,全球领导力不断下降。资本市场更加谨慎,波动性加剧。与此同时,“全球南方”国家则在努力推动区域合作与自主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十年世界将进入“无单一主导力量、区域竞争多元化”的新常态。中国以“全球南方战略”为核心,推动多边机制和新型规则的建立。
可以说,全球最大的变量就是新右翼保守主义浪潮。它不仅改变了美国政治,也正在重塑全球权力结构。这已不只是某位领导人的胜负,而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次重大历史转折。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无法置身事外,必然会被这股力量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