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汇丰那则A股预测估计不少朋友都刷到了吧?上证综指2026年要到4500点,沪深300、深证成指也跟着有明确目标,算下来涨幅能到17%-20%,不少人看完都问这是要稳了吗?我是帮主郑重,跑了20年财经、专做中长线的老兵,今天就跟大伙儿掰扯掰扯这事儿,不整虚头巴脑的,只说实在的。
先得说清楚,汇丰这4500点不是拍脑袋喊出来的,人家有三个核心假设撑着:一是美国经济别衰退,二是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得续上劲儿,三是美联储得接着降息。这仨条件缺一个,预测就得打折扣,毕竟现在全球市场联动性太强,海外的风吹草动都能影响咱们这儿的资金面。而且他们敢这么说,也是盯着企业盈利看的,像电子、医疗保健这些板块,2026年预期盈利增速都挺亮眼,电力设备更是有近50%的增速没被市场充分定价,这才是指数能往上走的根本底气。
但咱做中长线的,不能光盯着一个数字就上头。我这20年的体会是,机构预测更像基于当下情况画的路线图,中间变数不少。就说国内吧,经济还在寻底修复,虽然政策托底的力度一直有,但真正的内生动能起来还得等时间;海外那边,美联储降息的节奏会不会变,美国经济能不能真的软着陆,这些都是问号。不过有个大方向我是认同的,现在A股整体估值不算高,沪深300的市盈率跟全球主要市场比还有落差,加上政策一直在呵护资本市场,长期来看确实有修复空间。
更关键的是得看懂这背后的结构性机会,不是说指数涨了所有票都能跟着赚。汇丰也提了,行情可能从现在火的光模块扩散到苹果供应链、储能、医药CXO这些成长板块,而且这些地方的PEG都小于1,估值不算贵,属于能靠业绩撑起来的类型。这跟我最近观察到的也一致,资金确实在从传统领域往有政策支持、有产业趋势的方向挪,像科技成长、高端制造这些,才是长期能跑出来的主线。
对咱们中长线玩家来说,真不用纠结4500点是不是能准时到,更该关心的是手里的标的靠不靠谱。与其盯着指数猜点位,不如多看看公司的研发投入够不够、盈利增速稳不稳,再对照着政策风向和行业数据摸摸底——毕竟我盯了这么多年市场,从来都是优质公司带着指数走,不是指数拖着公司涨。
总的来说,汇丰这声“唱多”更像是给市场提了口气,不是让咱们急着梭哈。我是帮主郑重,跟大伙儿说句实在的,中长线投资拼的是耐心和眼光,选对那些估值合理、业绩能兑现的公司,比啥预测都管用。咱们慢慢看,踏实投,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