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中网
穗城开坛,DDK到DDP的破局之道。
9月26日,由邦勤资本与国药励展联合主办的 "从 DDK 到 DDP,医疗器械中国智造 2025" 核心技术主题论坛在广州广交会堂圆满落幕。产业界领军者、学术界权威、医疗机构代表、金融投资专家及政企人士齐聚一堂,围绕生物医药科技战略、器械集采优化、全球化布局、药械融合创新等关键议题深度研讨,为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全球突围建言献策。
主办方致辞
国药励展副总经理丁传军先生与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博士的开场致辞,精准锚定了论坛的核心议题。
丁总表示,"DDK 到 DDP" (戴维斯双杀到戴维斯双击)的路径演进,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从产品引进、技术跟随走向自主创新、智能制造的缩影,这一转型不仅是产业迈向高端化的核心命题,更与 国家"中国制造 2025" 战略形成深度呼应。在全球医疗科技加速迭代与国内健康需求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掌握核心技术是竞争立足之本,实现 ' 中国智造 ' 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
刘明宇博士则从产业和资金的双重视角解读了行业转型的时代意义:"DDK 到 DDP 的跨越,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跃迁,更承载着中国医疗器械从 “制造”到“创造” 、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的宏大抱负。" 他回顾行业周期指出,继去年营收与市值 "双杀" 的压力期后,2025 年创新药引领医疗板块强势回升,业界情绪从惊恐、抱怨到稳定、理性,企业开始重新投入新一轮竞争周期。对于资本市场这两年对于医疗赛道“多-空-多”的戏剧性反转,刘明宇强调,专业投资需坚守前沿视角,中长期看现在仍然是入场的机遇窗口。
邦勤达睿基金启动仪式
论坛现场举行了邦勤达睿基金揭幕仪式,国药励展副总经理丁传军先生、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霖先生、邦勤资本总经理刘明宇先生、松山湖产业投资公司董事、松山湖创业投资公司总经理任佳裕先生、崇好科技总经理李敏芳女士、邦勤资本合伙人于瑶女士,共同为邦勤达睿基金揭幕,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邦勤达睿是河南省首支市场化天使子基金,由邦勤资本管理,重点投向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领域初创期项目,将通过 "资本 + 产业" 双赋能模式,加速早期技术成果转化。
主题报告
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王宏广教授,以《打造 3 万亿元医疗器械产业的战略思考》为题展开深度分享。他结合自己在科技部、清华大学等单位的工作履历,从产业规模目标、技术创新突破、政策支持体系等维度,用详实的数据、犀利的观点和幽默的案例,深刻阐述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万亿级规模的可行路径与战略重点,为行业发展锚定了清晰目标。
王教授认为,下一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生命科学,而非当下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算力不等同国力,国家发展需体力、算力与动力兼具。生物经济是以生物技术和生物资源作为基础,以生物产品与服务的研发,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形态就是生物经济,具 “活得长、吃得饱、环境美、钱更多”的作用。王教授强调,实现从 "器械大国" 到 "器械强国" 的跨越,必须聚焦三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高端产品攻坚、领军企业培育。
行业报告
中信建投证券医疗器械与服务行业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王在存先生,发布《2025医疗器械行业上半年总结及发展趋势展望》的行业报告。报告以A/H/美120家上市械企财报、3000家医院采购、1200家创新企业注册及FDA/CE 700项获批数据为基础,构建“资本-产业-政策-技术”四因子模型,提出了“螺旋上升三部曲”,同时警示创新的“死亡谷”前移至商业化阶段。最后,王博士对行业未来增长路径展开深度展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元思考维度。
对话CEO
在备受关注的 “对话 CEO” 环节,科睿驰医疗董事长车海波、库珀医疗董事长毛延发、威脉医疗联合创始人刘北林、中科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及膜尔新材料创始人陈顺权四位企业掌舵人,围绕企业创新实践、全球市场开拓、技术转化落地、药-械-技结合、消费医疗升级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分享了各自在推动医疗器械 “中国智造” 进程中的经验与思考,为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与借鉴。
科睿驰以"血管介入肿瘤赛道“为切口把微导管、微导丝、栓塞微球做成一站式全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已进入多个国家,成为肿瘤介入治疗领域的头部企业。库珀医疗作为泌尿医学头部企业,面对集采降价与产业天花板隐忧,公司居安思危,主动启动“第二曲线”战略,切入肿瘤治疗领域,布局热灌注设备、耗材、药械结合等产品,目标在未来三年肿瘤业务占比超过30%,再造一个库珀。威脉医疗则是“医工转化” 的典型案例:依托功勋卓著的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科,将原本用于大科学装置的高频大功率固态源、“100毫秒闪脉冲”能量控制、精准温控算法等核级技术,转化为医疗级射频系统,成功开发国产高端医美产品,并获NMPA+FDA双认证,实现从“核物理”到“皮肤抗衰”的跨界产业化。中科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膜尔新材料创始人陈顺权团队依托中科院广州先进技术研究所,开发多款“卡脖子”级高精度过滤产品:疫苗生产用中空纤维分离膜包、超滤离心管、碟式过滤器及耐氢氟酸纳米滤器,实现配方-工艺-设备-封装100%国产化,并在多家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应用。
总结报告
最后,邦勤资本总经理/创始合伙人刘明宇博士带来总结分享,他结合两位嘉宾报告和四位创始人的分享,指出当前医疗器械行业仍然处在阵痛期、洗牌期和复苏期,短期量价提升承压,未来会成“H”型分布,即:主流赛道的大企业和创新赛道的新企业。他指出,从红海到蓝海的四个破局要点:寻找新的市场(邦勤资本四大赛道——生死美爽)、坚持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全球化配置资源、技术多维(药-械-技-AI)融合。刘博士特别强调,中小企业是行业风向标和创新活力源泉,邦勤资本将持续坚持“硬科技+全球化”双轮驱动,助力优秀企业和团队穿越周期,见证一批世界级企业的成长。
在政策优化与全球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疗器械正沿着 "DDK 到 DDP" 的路径加速进阶,以创新为刃,向全球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此次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战略共振,为行业搭建了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行业精准把握技术突破的临界点与政策变革的窗口期,为推动中国医疗器械智领全球提供务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