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年轻人聊天三句离不开“家里帮没帮”?但要说托举就是给个首付,那可真是想简单了。这哪是送套房的事儿,分明是直接给你装了个“人生外挂”好吗!表面看是房子车子,实际人家爹妈传的可是摸爬滚打几十年的经验包。比如同样是找工作,有人能拿到“剧本级”指导,有人却得在招聘软件上海投到崩溃。有个网友说得特别扎心:“我爸随手推的实习机会,我自己投简历连面试都进不去”——这哪是起跑线不同,根本是有人坐直升机参赛啊!更绝的是心理安全感。有托举的年轻人辞职考研、搞艺术都理直气壮,反正家里兜底;没托举的?每个月工资刚到手就得算房贷,跳槽?先看看银行卡余额再说吧。
但你说有托举就一定爽翻天?也不尽然。我见过被安排进国企的年轻人,每天闲得发慌反而抑郁了;也见过白手起家的朋友,虽然累成狗但眼里有光。这事就像玩游戏:开外挂的确实升级快,但可能永远学不会走位;自己硬刚的虽然总扑街,但练出一身神操作。评论区更是大型人间真实现场:有人说家里支持像“穿了双好鞋跑步”,有人立马怼“我光脚追梦脚底板都磨出火星子了”。最绝的是有个晒房产的网友,直接被群嘲“何不食肉糜”——笑死,这届网友可太会整活了。不过说真的,那些从小就知道只能靠自己的朋友,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那股子韧劲确实让人佩服。就像某位网友说的:“早认清没伞的孩子必须奔跑,反而跑得比谁都认真。”
数据不会骗人:家庭背景对收入影响确实大,特别是房产继承这事儿,简直像开了财富复制挂。但你看北欧那边,福利好到根本不用拼爹——所以这事吧,既得看投胎技术,也得看社会给不给力。说白了,父母的托举就像给你充了人生VIP,但副本还得自己打。健康的社会应该让有鞋的认真跑,光脚的也别崴脚。毕竟谁不想活在一个人人都有机会翻盘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