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敲响分裂警钟,欧洲央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纽约举行的中欧会晤中,一向强硬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突然放软身段,不仅对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贡献竖起大拇指,还破天荒用请求这样的字眼,希望中国能在俄乌和谈中帮忙牵线搭桥。要知道,以往欧盟对华表态可都是强烈反对这类硬邦邦的措辞。这场态度大转变背后,藏着三个不得不说的秘密。
首先是中国今非昔比的综合实力。从贸易战中的稳如泰山到国庆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快递,中国展现的经济韧性和军事实力让欧盟既眼红又佩服。更关键的是,中国手里攥着让欧洲睡不着觉的稀土王牌——欧洲央行最新调查显示,欧元区七成稀土进口都依赖中国,就连从其他国家转手的货源,追根溯源还是中国货。这些比黄金还金贵的稀土,可是新能源汽车、芯片制造的命根子。 说到俄乌冲突这个欧洲的心头大患,欧盟更是急得直跺脚。眼下能跟普京说上话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冯德莱恩这次放低姿态,说白了就是想借中国的朋友圈解欧洲的燃眉之急。但欧盟自己家里也是一团乱麻,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最近就发出警告:要是再不改革财政体系,欧盟27国迟早要散伙。这个警告可不是危言耸听——美国一边逼着欧洲对抗中俄,一边又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搞得欧洲能源价格飞涨,成员国怨声载道。 夹在中美之间的冯德莱恩确实左右为难。不过中国这次倒是给足了面子:在气候治理这样的国际议题上主动递橄榄枝,还特地为欧洲企业开通稀土采购绿色通道。面对中方的以德报怨,冯德莱恩除了连声道谢,更在会谈中听到了金玉良言:中方明确建议欧盟要学会战略自主,既要敢于对美国的不合理要求说不,也要放下偏见与中俄开展务实合作,更要建设独立自主的防务体系。这些建议句句戳中欧洲痛处,简直就是为困境中的欧盟量身定制的强身健体方案。如今的世界格局就像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国这步棋既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也给欧洲指了条明路。只是不知道被美国拴着链子的欧盟,到底有没有勇气接过中国递来的这把金钥匙。毕竟,要真正挺直腰杆做人,光靠别人的理解可不够,关键还得自己有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