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野武士
华西证券近日的一则股东减持公告引发了广泛关注。此次发布减持公告的,是其第四大股东四川剑南春。
剑南春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这两种常见且重要的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 2625 万股股份,减持比例上限为公司总股本的 1%。
这一减持计划的披露,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市场的一阵涟漪。
剑南春在《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中清晰地表明,此次减持源于自身流动资金需求。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流动资金都是维持运营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剑南春作为国内知名白酒企业,在市场上拥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然而,其业务范畴与证券行业的关联度极低。剑南春所持有的华西证券股份,本质上是典型的财务投资行为。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财务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回报。剑南春持有华西证券的股份长达 25 年,未曾进行过减持操作。
而如今,剑南春选择在此时减持部分股份,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将长期持有的股权资产转化为实际现金流,能够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这些资金就像是企业运营中的新鲜血液,能够让剑南春在资金的使用上更加灵活。
另一方面,通过减持兑现投资收益,也是企业投资决策中的重要环节。剑南春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划,将回笼的资金重新配置至白酒主业或其他更符合战略方向的领域。
这不仅有助于剑南春在白酒主业上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还能为其多元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从减持的具体方式来看,剑南春公司的减持计划分为两部分。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 1312.5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0.5%;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与占比相同。
集中竞价交易是在证券交易所内,众多买家和卖家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来确定股票的交易价格,这种方式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能够让股票的价格充分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而大宗交易则是指达到规定的最低限额的证券单笔买卖申报,买卖双方经过协议达成一致并经交易所确定成交的证券交易。
大宗交易通常适用于大额股份的转让,能够在不影响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剑南春采用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减持策略,可能是基于对市场情况和自身需求的综合考虑。
值得注意的是,剑南春公司所持有的华西证券股份,来源于华西证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属于典型的 IPO 前原始股。
若此次减持顶格实施,按 9 月 25 日华西证券收盘价估算,剑南春公司预计可套现超 2.5 亿元。
同时,减持完成后,剑南春公司对华西证券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 6.79%下降至 5.79%,仍将保持华西证券第四大股东的地位。
从短期来看,这一减持行为不会对华西证券的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产生根本性影响。华西证券的股东结构依然相对稳定,公司治理也不会因为剑南春的减持而出现重大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2025 年以来 A 股已有华西证券、财达证券、中银证券、哈投股份、方正证券 5 家券商首次披露股东减持计划,方正证券减持计划因“市场环境变化”失败。
对比去年同期 7 家券商首次公告减持、减持次数达 11 次且多家券商遭多次减持,2025 年券商股东减持呈现明显“降温”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