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10月1日起,对进口卡车征收25%关税、家具30%至50%关税,原研药品100%关税。此举暗藏了特朗普的三点小心思:结构性关税豁免仿制药,增加廉价药占比,抑制平均药价上涨;施压药企在美国建厂,避免关税并强化供应链;欧盟、日本等盟友享15%低关税,利用高关税切割与其他竞争对手的经济联系。
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 10 月 1 日开始,美国将对进入该国的卡车、家具和药品征收新的关税,其中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 100% 的关税。
药品100%的关税。这并不是特朗普总统第一次讨论对药品征收关税。几个月来他一直承诺对药品进口征收关税。特朗普认为关税是向药品制造商施压,要求其提高在美国的产量并加强基本药物供应链的一种方式。
早在 8 月份,特朗普就在CNBC 的 Squawk Box节目中提到,他计划对药品征收“小额关税”,并可能在一年或更长时间内将其提高到 150% 甚至 250%。
此外,特朗普还指出,关税是履行其降低药品成本誓言的一种方式,尽管专家表示这不太可能发生。
周四的药品关税公告发布的同一天,他宣布对厨柜、浴室梳妆台、软垫家具以及对美国境外制造的重型卡车征收新的关税。
卡车25%的关税。特朗普周四还在另一份公告中宣布,将对“世界其他地区制造的所有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他认为,这项措施将支持美国卡车制造商,如彼得比尔特、肯沃斯、福莱纳和马克卡车。
家具30-50%的关税。特朗普宣布:“从10月1日起,我们将对所有厨房家具、浴室洗手盆及相关产品征收50%的关税,并对软垫家具征收30%的关税。”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2022年主要来自亚洲的进口家具占销售总额60%,其中木制家具占86%,软垫家具占42%。
特朗普新关税,暗藏了哪些小心思?
第一个小心思:利用结构性的药品关税,降低美国的药品价格。
在经济非常不稳定的时期,特朗普宣布的新关税特别是药品关税,已经引起了一些美国人对药品价格飙涨的担忧。这些担忧有道理,但大概率会像2月份在特朗普宣布钢铁和汽车关税时担忧美国汽车和铁制消费品价格暴涨、4月份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时担心美国食品、消费品价格飙升一样,不太可能成为现实。
一是特朗普对进口药品征收新关税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而非推高美国处方药的价格。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目的不同,征收新关税的具体措施自然会千差万别。
特朗普多次宣称他将在其关税政策中,将处方药价格降低 1,000% 或更多。他在8月底说:“我们即将推出一些惠国利民的事情,我将把药品价格降低到没有人能降低的水平——不是 20%、30%——大约 1,000%。因为,你知道,我们支付的费用有时是其他国家的 10 倍,而且我们不再这样做了”。
但实际上,批评特朗普不可能降低药价的人,不仅偏离了靶心,自己也暴露了和特朗普一样的数学或统计学无知。因为不仅在统计学或经济学上,100不能与—400组成除法公式,小学数学上也有这一基本原理。
蒂莫西·麦克布莱德作为健康经济学家都犯下小学生的数学错误,我们就不应该苛责并非经济学家或统计学家的特朗普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特朗普夸张的语言表达。但我们忽略了,特朗普宣布的药品新关税政策中,嵌入了一定能够降低美国药品价格的措施。
近期的措施是划定了药品新关税的适用范围——并不包括价格低廉的仿制药。中长期的措施是在美国设厂的原研药将被豁免关税。
二是价格便宜的仿制药被排除在药品新关税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周四没有提及对仿制药征收关税,专家表示这是因为仿制药商的利润率要低得多,这将使他们更难吸收关税。如果对他们加税,他们可能会选择停止在美国销售他们的产品。
例如,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纳米特·乔希表示,鉴于其药品出口集中在仿制药上,尽管印度供应了美国近 47% 的所需药品,但印度目前在特朗普药品新关税中幸免于难。
其实特朗普的小心思并非担心仿制药厂的利润。
众所周知,仿制药的价格只有原研药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有基本的统计学基础知识的人都知道,不同价格的权重将改变平均价格。对价格贵的原研药增加关税,必然会导致其进口下降,在零售市场占比降低,对价格便宜的仿制药继续享受低很多的老关税,其进口比例自然会增加,零售市场占比会扩大。这种结构性关税政策的结果,必然会推动美国药品零售市场平均价格下降而非上涨。
三是美国的医药公司囤积了大量的药品库存。
在宣布药品新关税之前,特朗普还向制药商施压,要求其降低美国的价格。他最近还致函几家公司,他将把药品关税推迟一年或一年半,让企业有机会储存药品并将制造转移到美国——一些公司已经开始这样做。
与美国的进口商在4月宣布对等关税之前两个月“抢进口”囤积了大量货物一样,美国的药品销售商早就“抢进口”囤积了大量的药品。由于药品体积小货值高,美国人囤积的药品库存销售比,比消费品多得多。
Leerink Partners 分析师大卫·瑞辛格在 7 月 29 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大多数制药商已经增加了药品进口,并可能在美国拥有 6 至 18 个月的库存。
第二个小心思:继续用关税来为美国制造业回归添砖加瓦。
近几十年来,制药商已将许多业务转移到海外——以利用中国和印度的较低成本以及爱尔兰和瑞士的税收减免。因此,美国在医药和药品方面的贸易逆差很大——去年接近1500亿美元。
新冠疫情的经历,凸显了在危机中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危险,尤其是当关键供应国是美国的地缘政治竞争对手时。
布鲁金斯学会卫生政策分析师玛尔塔·沃辛斯卡表示,关税在确保美国医疗用品方面发挥着作用。她指出,拜登政府成功地对外国注射器征税,当时廉价的中国进口注射器有可能迫使美国生产商倒闭。
特朗普则有更大的想法:他想把制药厂带回美国,并指出美国制造的药品不会面临他的关税。
周四,特朗普在Truth Social的一篇帖子中指出了避免新药品关税所需的条件。
9月26日周五,特朗普在他的另一篇帖子中提到,只有当“公司在美国建造制药厂”时,才会获得豁免。他还进一步将“建厂”定义为“破土动工和/或正在建设中……因此,如果施工开始,这些药品将不会征收关税” 。
行业分析师也大都淡化了特朗普的药品新关税对制药商的影响。
瑞穗分析师贾里德·霍尔茨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表示:“药品关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所有主要参与者在美国都有一些生产业务,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宣布增加与本地制造直接相关的投资” 。
制药商已经在美国投资,一些公司已经在计划在美国建造新工厂。
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PhRMA)高级副总裁亚历克斯·施莱弗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特朗普总统的促进增长的税收和监管政策,PhRMA 继续宣布数千亿美元的新美国投资”。
就在本周,礼来公司宣布将在休斯顿建造一座耗资 65 亿美元的制造工厂,此前不久,该公司表示将在弗吉尼亚州里士满郊外建造一座耗资 50 亿美元的工厂。
瑞士制药商罗氏今年4月表示,将投资500亿美元扩大其在美国的制造业务。
强生公司宣布将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境内投资 550 亿美元生产药品,其首席执行官华金·杜阿托最近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完全从位于美国的地点为美国市场生产药品。
第三个小心思:继续用关税来区分谁是美国的朋友,谁是美国的敌人。
据《今日美国》报道,药品新关税不适用于已谈判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例如日本和欧盟国家。这是美国传统上的朋友或者盟友。
咨询公司凯投宏观首席经济学家尼尔·希林周五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药品新关税对出口国的影响也可能相对有限。他指出,最依赖对美国药品出口的国家是欧盟,而特朗普在 7 月已经宣布对欧美 27 个国家的大多数进口商品包括药品征收 15% 的税,欧盟在100%的药品新关税之外。
欧盟表示,较低的关税仍应适用。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周五告诉CNN:“欧盟出口的15%关税上限明确,是一项保险政策,即欧洲经济经营者不会出现更高的关税……欧盟是唯一与美国实现这一结果的贸易伙伴。”
白宫周五证实,将遵守与欧盟和日本的贸易协议中商定的 15% 关税上限,药品也包括在内。
巧合的是,有能力在美国投资新建药厂的企业,大都来自欧洲和日本。
这意味着,那些被征收100%药品关税的国家,都是与美国外交关系较为疏远的国家,也是特朗普利用关税工具来切割与美国经济联系的国家。
《南华早报》称,2024 年,中国对美国的药品出口(包括药品和医疗器械)达到 190.5 亿美元。
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技术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这包括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高端研发,以及医药等商品。2020年至2024年间,美国进口中国制造的药品从2020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四年后的190.5亿美元,增长了807.1%,使中国在美国药品进口中的份额从2.5%提高到11%左右。
道不同,不相为谋。看来孔子学院输出的孔子思想,对特朗普影响颇深啊!
【作者:徐三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