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美国扶持印度制衡中国,现在反目加50%关税,想借此控制印度?
迪丽瓦拉
2025-09-26 05:57:03
0

印度马尔巴特节今年意外成了国际舆论焦点,这个主打地方民俗的节日,被当地居民借一尊特制塑像变成了印美关系的“晴雨表”。

塑像以特朗普为原型,却染成印度常见的棕色皮肤,烫出蓬松白毛,套着一身红色西装,活脱脱成了专属“印度限定款”。

底座的标语更直白:“美国去死”“特朗普别想用关税吓唬人”,字里行间满是积压的不满。

这并非民间一时兴起的宣泄,马尔巴特节本就有借塑像传递社会态度的传统,而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紧盯印度采购俄油不放的系列操作,早已让印度国内反美情绪持续升温,这次不过是将隐性矛盾摆上了台面。

美国的反击来得迅速,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直接将印度斥为“奸商”,这一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俄乌冲突前,印度仅占俄罗斯石油出口的0.2% ,如今这一比例已飙升至40%以上。

印度通过对俄油简单加工后转售,在国际能源市场赚取了丰厚差价,这正是美国不满的核心。

面对指责,印度外长苏杰生作出强硬回应:“要是嫌我们的石油有问题,那就别买,欧洲和美国自己不也在采购?”

美国页岩油产能跟不上需求,中东暂无大幅增产计划,俄罗斯石油仍是填补全球能源缺口的关键,而印度恰好卡在这一中转环节。

印度的“自救”套路

印美关系恶化后,印度迅速铺开“内外双线”应对态势,民间层面,抵制美货的场景在多地出现:美国香烟、可乐被堆在街头焚烧,民众举着“只认印度货”的牌子游行,甚至出现“只用本土饮品”的调侃式口号。

这种行动虽带有情绪宣泄色彩,客观上却为莫迪政府的强硬立场提供了民意支撑,只是从实际效果看,不少所谓“美国货”早已实现印度本土生产,抵制行动多少带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意味。

官方则重新高举“印度制造”大旗,试图以产业自主摆脱对美依赖,国防领域推出“妙见神轮任务”,宣称十年内建成具备攻防能力的防空网络,与美国“金琼计划”形成直接对标。

单从命名来看,“妙见神轮”承载着印度传统文化符号,与“金琼计划”的工业风形成反差,隐约透露出在战略叙事上与美国对标乃至超越的意图。

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的目标更为宏大:印度宣称,80年代中印半导体产业均处于起步阶段,双方并无明显差距,如今要重启半导体产业优势。

还计划在2030年成为全球最大电车生产国,畅想新德里的牛车替换为“电动外骨骼款”的未来场景。

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难以逾越:半导体产业依赖数十年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协同,电车生产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与供应链支撑,以印度当前的工业基础,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宏大的目标。

更具现实性的是“四处寻援”的外交动作:向中国释放“将解除外贸限制”的信号,试图获取化肥、稀土等资源。

法国洽谈联合开发五代机AMCA项目,印度官方称,法国赛峰集团将在合作中实现完全技术转让,开发120千牛新型发动机

而从航空业惯例来看,赛峰集团对核心技术向来严防死守,此前国际合作中从未实现“完全技术转让”,这番合作更像是印度的舆论造势。

印度还深化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拉拢同样被加征关税的巴西构建“利益同盟”,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两国近期互动频繁,试图在对美博弈中形成合力,只是这些合作多基于短期利益绑定,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根基。

印度的战略误判

印度当前的被动局面,根源在于对自身“战略价值”的误判,过去数十年,西方始终将印度视为制衡东方的重要棋子,给予诸多“特殊待遇”:产业转移向其倾斜、资本扶持优先,甚至对其与俄罗斯的暧昧关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印度也顺势“投桃报李”,在美方官员访印后便计划对巴基斯坦采取强硬行动,试图在南亚制造混乱、干扰一带一路建设,以此换取美国在关税谈判中的让步与产业转移红利

在印度的战略盘算中,这是“稳赚不赔”的交易:对付巴基斯坦无需投入全部实力,又不必与大国正面冲突,还能从美国处分得利益。

但是当印度在能源问题上触碰美国核心利益,又未能在制衡东方上达到西方预期时,此前的“特殊待遇”也随之消退,50%的关税便是最直接的惩罚。

而且印度与美国闹僵后,西方产业转移的承诺大概率落空,向其他国家寻求合作时,又因缺乏核心筹码难以获得实质支持。

印度国内有声音认为,当前是中国加强与印度合作的契机,言下之意实则是希望争取更多经贸支持,但无论是向中国求购资源,还是向法国索要技术,都无法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说到底,印度错把“西方的扶持”等同于“自身的实力”,将“短期投机”当作“长期战略”。

结语

马尔巴特节的塑像再热闹,苏杰生的回应再强硬,也掩盖不了其工业基础薄弱、外交缺乏根基的本质,所谓的“百家饭”,看似选项众多,实则每一口都附加着利益条件。

印度空军宣称自身实力“地球前五”,AMCA五代机计划“2034-2035年启动量产”,这些目标虽提振士气,却难掩现实差距。

若未来十年,印度无法脚踏实地补齐工业短板、构建稳定外交根基,仅靠口号造势与短期投机,这“百家饭”恐怕非但难以填饱肚子,还可能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愈发被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