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迎历史丰收季,价格却暴跌35%,中国零回应是主因吗
迪丽瓦拉
2025-09-25 22:26:40
0

前言

9月中旬,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3亿蒲式耳,本该是农民最开心的丰收季

然而库存堆积如山,价格暴跌35%,因为最大买家中国对特朗普40天前的采购请求至今零回应

中国为何选择沉默?美国农民损失有多惨重?

编辑:倏禹

43亿蒲式耳变成43亿个烦恼

数字不会撒谎。43亿蒲式耳,这个让美国农业部都兴奋的历史纪录,如今却成了农民们的噩梦。

站在爱荷华州的地头,老农约翰看着堆成山的金黄豆子,心里比十月的天气还要凉。去年这个时候,中国买家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

今年,电话一个都没响过。不只是约翰一个人在发愁。从内布拉斯加到伊利诺伊,从堪萨斯到明尼苏达,整个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带都笼罩在同样的阴霾中。

500家农场正面临破产危机,这个数字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要触目惊心。价格跳水35%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农民春天借的钱还不上了,意味着孩子的学费没着落了,意味着几代人辛苦经营的农场可能要拱手让人了。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些遭受重创的农民,大多是特朗普最铁杆的支持者。他们曾经相信这个商人总统能帮他们谈到更好的价格,能让美国农产品重新统治世界市场。

结果呢?他们成了这场贸易较量中最直接的受害者。从期待到失望,从失望到恐慌,再从恐慌到愤怒,这种情绪的转变用了整整40天

而在这40天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连发喊话,语气从自信变成恳求,从命令变成哀求。但回应他的,只有中国市场的彻底沉默。

老客户不理人,新朋友在敲门

中美贸易就像两个做了多年生意的老朋友,突然闹了别扭。一个不搭理,一个干着急。

数字最能说明问题。从占中国大豆进口25%的风光岁月,到如今4.2%的尴尬境地,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这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而是一个长达数年的渐进过程。当华盛顿挥舞关税大棒的时候,北京正在默默布局。巴西阿根廷的农民们做梦都没想到,机会会来得这么快。

南美的朋友们可不客气,他们扩大种植面积,优化物流运输,把服务做到极致。4200元每吨巴西大豆,对比4800元每吨的美国大豆,中国采购商根本不用多考虑。

600元的差价,足够抵掉整个跨洋运输的成本。更关键的是,中国不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从巴西阿根廷,从乌拉圭俄罗斯多元化供应链已经成型。

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大豆振兴计划也在发力。2300万吨的国产大豆产量,虽然距离完全自给还有差距,但"南美+国产"的组合拳,已经能覆盖90%以上的需求。

这就是为什么特朗普喊破嗓子,中国依旧不接电话的底气所在。不是无情,而是根本没必要。市场有市场的规律,感情用事解决不了成本问题。当美国大豆失去价格优势的那一刻,这场供应链的重构就已经不可逆转了。

撒钱救不了失去的市场

白宫又要掏钱包了,面对农民们越来越大的怨气,面对中期选举的压力,特朗普政府准备再次祭出老招数——给农民发红包。

这个剧本,五年前就演过一遍。2018年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白宫拿出230亿美元给农民发补贴。

结果呢?70%的资金流进了大型农业企业的腰包,真正靠土地吃饭的家庭农场只分到12%的残羹。补贴像止痛药,吃了管用,药效一过还是疼。

更尴尬的是,这钱从哪来?按照官方说法,是从对华征收的关税中拿出来的。听起来像是"左手倒右手"的精明算盘,实际上是个苦涩的笑话。

关税征收额远低于预期,只达到预算的三分之一。财政部连"补贴的钱袋子"都没摸热,农民的怒火已经烧到了国会山。从2005年至今,美国农业补贴总额已经突破4000亿美元

可与此同时,中小农场的破产率却上升了76%。这不是钱不够的问题,而是机制出了根本性错误。越补贴越依赖,越依赖竞争力越差,最后成了温水煮青蛙。

南美国家趁机扩大市场份额的时候,美国农业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农民们不是不知道这套把戏的猫腻,他们在社交媒体上愤怒地质疑:"关税看着像是在惩罚中国,结果是我们在买单。"

"补贴看上去像是救命稻草,结果是画饼充饥。"这不是吐槽,而是血淋淋的现实总结。市场不需要安慰奖,农民需要的是订单,是稳定的销路,是可以预期的未来。

40天沉默背后的世界巨变

40天的沉默,不是赌气,而是一种态度。市场的事情市场说了算,这是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全球61%的大豆采购量掌握在中国手里,谁是买方市场,谁有话语权,一目了然。

更深层的变化正在发生。这不仅仅是一次采购决策的调整,而是全球供应链重构的一个缩影。当美国试图把贸易武器化的时候,其他国家也在寻找更安全、更可靠的合作伙伴。

中国巴西阿根廷的合作,不再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从种植、加工到运输的全产业链深度绑定。这种关系一旦成型,就很难轻易改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曾经用来封锁别人的手段,最终成了束缚自己的绳索。就像当年的苏联,用封锁证明了对手的不可替代性。

今天的美国,也在用制裁教会全世界如何绕开美元体系,如何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从华为芯片的"麒麟计划",到大豆采购的"南美路径",逻辑如出一辙:不做单一依赖,不让关键领域被外部掣肘。

世界正处在一个供应链重构、贸易网络再平衡的时代。单一依赖正在被打破,多元组合才是抗风险的关键。中国的选择,也许只是这个时代变迁的开始。

美国,如果仍然沉迷于制裁、补贴、喊话这三板斧,最终可能会发现:它曾用来威胁别人的筹码,变成了自己脖子上的枷锁。

今天的大豆危机,也许只是美国霸权黄昏的一抹剪影。

结语

这场大豆危机看起来是贸易问题,实际上是治理理念的碰撞。单边主义的时代正在落幕,多边合作的新篇章已经开始。

全球供应链重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关键看你选择对抗还是合作。

面对这样的历史转折点,各国领导者应该如何重新审视国际关系的真正含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