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
金融市场
潘功胜介绍,五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种类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机构、市场、产品体系更加健全,金融服务的质量、效率、普惠性大幅提升;重点领域金融风险有序化解,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
基本建成多渠道、广覆盖、安全高效的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移动支付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有序处置金融领域一批突出风险点,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总体稳健,金融机构整体健康,金融市场运行平稳。
银行保险业
李云泽介绍,“十四五”以来,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融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金融监管开创新局面,监管体制深刻变革——
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5年来年均增长9%,全球最大信贷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全球1000强银行中,143家中资银行上榜,前10位我国占据6席。全球前50大银行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
5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10.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末的2.3倍,利率下降2个百分点。
坚持严格执法,累计处罚机构2万家次、责任人3.6万人次,罚没金额210亿元。
资本市场
吴清介绍,过去五年,面对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证监会与各方面合力稳市场、稳预期、稳信心,推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持续形成并不断巩固——
今年8月,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资本市场含“科”量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都是科技企业或者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企业。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1/4,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上市公司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明显增强,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414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外汇管理
朱鹤新介绍,“十四五”以来,外汇领域有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稳步推进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
外汇服务环境更加优化。支持银行根据企业信用状况,采用相应的便利化措施,业务办理时间大幅缩短。
外汇领域制度型开放稳步扩大。直接投资项下已实现基本可兑换,跨境证券投资形成了以机构投资者制度、互联互通机制、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为主的跨境投资制度安排。
支持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自贸试验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先行先试外汇创新政策。
“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
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关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进展,李云泽介绍,“十四五”时期,我们把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
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实施。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近期,外资投行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的规模大幅下降,今后两年还将进一步下降,他们也认为中国金融风险防控化解成效是显著的,风险是可控的。
化解房地产与地方债风险
李云泽表示,我们积极助力化解房地产和地方债风险。持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资金支持超1.6万亿元,租赁性住房贷款年均增长52%。支持近2000万套住房建设交付,有力保障广大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支持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我们指导金融机构严守不新增隐债的红线,依法合规对融资平台开展债务重组和置换,助力地方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
美联储降息
发布会上,就美联储近日降低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一事,潘功胜答记者问时表示,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这次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大宗商品市场振荡下行。我国的股、债、汇等主要金融市场也保持平稳运行。
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的确定上,宏观层面的原则是非常清晰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均衡。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往后看,我们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应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