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中美两国代表团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了第四轮高层贸易谈判。这是继斯德哥尔摩会谈后,双方在关税停火协议背景下再一次续谈。
此次会谈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四点:
1、关税问题。双方在稀土、半导体、农产品等领域互加关税已导致全球供应链紧张。美国希望中国在关键原材料出口上做出让步,而中方则坚持美方必须减少对中国企业的限制。
2、技术与出口管制。美国对中国先进芯片和相关设备的出口限制,一直被中方谴责。而中国也不惯着,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发起对美国芯片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以平衡谈判筹码。
3、TikTok问题。美国要求字节跳动在9月17日前剥离TikTok美国业务,否则将采取进一步措施。中方则认为此举涉及企业正当权益,要求美方避免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4、能源与地缘政治。美国提出希望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以避免为俄乌冲突提供资金支持,中方对此态度一直都是公开公正的,这是中俄之间的正常贸易。
至于谈判结果方面,看目前这状况应该很难会有实质性突破。据媒体报道,中美双方在闭门谈判了6个小时后,贝森特出来时眉头紧锁,脸色并不好,看上去也不开心,当记者询问时,他表示明天会继续谈判。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中美双方同意继续维持此前90天的关税“停火期”,避免摩擦进一步升级,但两国在核心问题上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分歧。面对美国大关税打压,中国有底牌,也一直在强调,只要美方继续打压中国企业,中方就会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
从目前来看,无论哪个方向的事情,似乎都没有朝着特朗普预设的方向发展。原以为对中国施压,中国就会妥协,结果被狠狠打脸;然后又对印度重拳出击,没曾想印度也选择硬刚;还以为“普特会”后普京会尽快达成俄乌停火协议,结果普京直接掀桌子,说俄乌现在不可能和谈;就连委内瑞拉450民众也在辛苦操练,要撸起袖子跟美国干到底。
如果只是这些国家这么干倒也正常,现在就连欧盟、G7、北约和日本也不听美国的,特朗普多次敦促他们对华加征关税,他们却无动于衷。
这也不能怪他们,现在很多欧盟国家都在担心,如果真对中国全面加税,后果不堪设想,这将直接冲击欧洲本已脆弱的经济。尤其是德国、法国等在对华贸易上依赖度较高的国家。欧洲媒体指出,如果跟随美国对中国征收100%关税,欧洲企业很可能付出比美国更沉重的代价。
在北约方面,一些成员国认为北约的本职是安全防务,贸然卷入贸易战,可能使内部意见分化。至于G7内部,虽然日本、加拿大对中国产业政策有所不满,但也未必愿意承担关税升级带来的市场反噬。
特朗普原本想着一对一单挑可能赢不了中国,把队友拉来总行了吧,结果队友也不给力,这就很尴尬了。很多网友调侃:自己争来的总统,跪着也要干完。
最让特朗普气馁的还是近期韩国那档子事,前不久在美国的300多名韩国高精尖人才被拘留,导致韩国民怨四起,纷纷对特朗普喊道:这还是盟友吗!
虽然特朗普后面进行过挽留,但这些韩国人才纷纷要求回国,不受这鸟气!
可能意识到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一向要强的特朗普竟然服软了。因为特朗普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发文,强调美国依旧欢迎外国工人来美务工,并表示近期出台的部分政策并非为了吓退海外投资者,而是为了维护公平的劳动市场秩序。
这个表态,迅速引发外界民众的关注,就连很多美国网友也感慨“特朗普总统真的变了”。
特朗普在文中还指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各个国家的人才,这些外国工人在农业、建筑业、高科技产业等领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我们欢迎守法的外国劳动者,美国的大门始终为合法务工人员敞开。”
说到底,特朗普还是慌了,他也不想成为美国的罪人,因为现在美国很多高精尖的生产技术已经“失传”了,这是特朗普自己说的,他希望这些外国人才(主要是希望晶片、半导体、电脑、船舶等领域的人才)能够在美国多待一段时间,把美国员工教会了再走。
好家伙,这是明目张胆的想要卸磨杀驴,难不成这些人才还非得留在美国吗,帮你们发展经济后再来对付自己国家吗?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现在特朗普的很多布局都是存在问题的,大概是年纪大了。
总而言之,从特朗普的种种行为来看,中美第4次贸易会谈大概率是不会有太大的成果的。中国要做的就是未雨绸缪,随时应对特朗普的新手段,未来中美之间的经贸博弈恐将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