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黄金产业版图上,加纳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黄金王国。2019年,这个西非国家以142.4吨的年产量摘得非洲黄金生产桂冠,其黄金出口额更是占到全国矿产出口总额的九成以上。然而最近,这个靠金色财富支撑经济的国家却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黄金保卫战——短短数月内就逮捕了1300多名非法采矿者,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黄金产业作为加纳的经济命脉,正面临严峻挑战。加纳黄金局CEO萨米·贾姆菲披露的数据令人忧心:小型采矿业已占据全国黄金产量的40%,但其中70?0%的矿场都未取得合法开采资质。这些非法采矿者被当地人称为galamsey,这个看似俏皮的称呼源自gather them and sell(收集并出售)的英语短语,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环境危机。
今年9月17日,一场代号为
黄金清剿的专项行动在加纳西部地区展开。总统发言人费利克斯·夸基·奥福苏向媒体透露,由NAIMOS(国家反非法采矿行动秘书处)统一指挥的多部门联合行动组,沿着安科布拉河展开了拉网式排查。从德维拉阿舍姆到多米纳斯,再到阿坎戈地区,西部海军、地方安保部队协同作战,形成立体打击网络。行动中不仅查获大量非法采矿设备,还拆除了数十个临时工棚和浮动平台。
据土地和自然资源部长布阿最新通报,2024年1月至今,执法部门已累计逮捕1345名非法矿工,捣毁20处临时营地、10个疏浚平台及20座chanfang(水上采矿平台),查扣的采矿设备足以装备一个小型矿区。这些数字背后,是加纳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这场雷霆行动的导火索,是日益恶化的环境危机。布阿部长在接受《非洲简报》专访时痛心疾首地表示:非法采矿正在摧毁我们的生命线——河流变得浑浊,森林成片消失,良田千疮百孔。卫星影像显示,昔日郁郁葱葱的矿区如今布满触目惊心的地球伤疤,汞污染导致的水质恶化更威胁着数百万人的饮水安全。
这种生态灾难并非加纳独有。今年3月,马里因非法采矿引发两起重大事故后紧急叫停外资手工采矿许可;南非废弃金矿中至今活跃着数以万计的地下淘金者。整个非洲大陆都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艰难平衡。
面对困局,加纳政府打出了
组合拳。7月成立的总统特别工作组整合了军方、警方精锐力量,被赋予现场执法权。更关键的是1月设立的黄金委员会,这个国家级交易平台将所有小型矿企纳入监管体系,从源头堵住走私漏洞。总统马哈马还宣布了
黄金溯源计划:2026年前建成全产业链追溯系统,每克黄金都将拥有专属数字护照;配套建设的ISO认证实验室将提升黄金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
这场看似自断财路的整治行动,实则彰显了加纳的前瞻眼光。正如环境专家所言:当最后一棵树被砍倒,最后一条河被污染,再多的黄金也不过是废金属。从数字化监管到产业升级,加纳正在为资源型国家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场黄金革命的成败,或许将重新定义非洲自然资源治理的新标准。
(注:文中部分数据参考自环球网2024年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