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警告奏效,日本做了个明智决定:拒绝特朗普要求给中国加税
迪丽瓦拉
2025-09-22 05:11:02
0

特朗普眼瞅着俄乌冲突的和平谈判磨磨唧唧没个进展,这位前总统,也是下届大选的热门候选人,又想出了个“高招”:要求欧盟、G7和北约这些盟友,对着中国商品,给我往死里加关税!

他那套逻辑听起来挺“特朗普”的:中国不是还在买俄罗斯的能源吗?那好,你们就对中国加征惩罚性的巨额关税,啥时候俄乌真不打了,啥时候再取消。他觉得这么一搞,压力就能从中国这边传导到俄罗斯,普京一着急,没准就停火了。

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可盟友们听完,一个个都跟商量好似的,集体沉默。欧洲那边不吭声,北约也装没听见。就在这一片寂静里,日本突然站了出来,而且是第一个,公开、大声地对特朗普说了“不”。

按理说,日本作为美国在亚洲最铁杆的盟友,就算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也完全可以像欧洲国家那样,打个哈哈,来个“已读不回”,拖字诀嘛,谁不会?可这次,日本偏不。

根据彭博社9月16日的报道,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把话讲得清清楚楚:日本不会响应特朗普的号召对中国加征关税。

为啥?加藤给出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说是日本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框架下有承诺,只要大家都是WTO的成员,都遵守规矩,那日本就不能随便给人家加超额的关税。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搬出了国际法,又显得自己特别有原则。

但咱是聊时政的,不能只听他说了啥,得看他没说啥,以及他为啥这么说。你要是真信了日本是“国际规则的坚定捍卫者”,那就太天真了。就在不久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候,日本不还是顶着压力,跟着美国的步调,迟迟不松口吗?那时候怎么不提“国际共识”了?

所以啊,这背后肯定有更深层的原因。日本这次罕见地“不听话”,甚至可以说是“公开打脸”,根子其实就两点:一个是真的怕了,另一个是心里有气。

先说“怕”。怕什么?怕的是中方的雷霆反制,以及自家那已经不起折腾的经济。

就在日本表态的前一天,我们商务部发言人的话,说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针对特朗普这种拉着盟友搞经济胁迫的鬼把戏,中方直接定了性:典型的单边霸凌和经济胁迫。更关键的是后面那句警告,那不光是说给美国听的,更是说给所有在旁边看戏、犹豫要不要下场的国家听的——任何方面损害中方利益,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话的分量,日本掂量得最清楚。这些年,跟美国打贸易战,我们什么时候怂过?美国加一,我们立马跟一,甚至加倍奉还。这份决绝和实力,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对美国尚且如此,何况是经济上对中国市场依赖极深的日本。

我们来看看最新的数据。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和日本财务省的数据,即便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2024年全年中日双边贸易额依然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的高位,中国连续十几年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的汽车、电子产品、精密仪器,哪个离得开中国市场?丰田、本田、索尼、松下这些日本国民级企业,在中国的销售额和利润,是支撑它们全球业务的重要支柱。

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根据日本汽车工业会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日本对华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占其总出口额的近20%。如果日本真的敢跟进加征巨额关税,都不用等我们出台具体的反制措施,光是“可能会被反制”这个预期,就足以让日本的股市和汇市经历一场大地震。日本经济现在什么状况? 日元汇率持续低迷,国内通胀压力不减,老龄化问题像一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这种时候,跟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玩火,那不等于往自家着火的房子里再浇一桶油吗?

所以,日本政府这次才会反应如此迅速,直接让财务大臣出来把话说死,连一点模糊的空间、一点让媒体炒作的余地都不留。这就是怕,怕晚说一步,市场的恐慌情绪就起来了,到时候再想灭火就难了。

再说“心里有气”。这股气,主要是对美国,对特朗普的。

大家可能还记得,就在去年,为了让特朗普政府高抬贵手,别对日本的汽车加征“国家安全关税”,日本可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当时的美日贸易协议,日本不仅在农产品市场上做了巨大让步,更承诺了数千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这在很多人看来,几乎是把自己的金融主权一部分交到了美国手上。

当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得意洋洋地炫耀,说这份协议能给美国带来多少多少好处,给铁锈带的工人创造多少多少岗位。他那边在庆祝胜利,日本这边,从政界到商界,心里都在滴血。那种感觉,就像被人抢了钱包,还得陪着笑脸说“您拿好”。

这口气还没顺过来呢,特朗普又来了。刚割完日本的肉,喝完日本的血,转身就要求日本再拿起刀子,去捅自己最重要的生意伙伴一刀,而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他那套不着边际的对俄施压策略。这换了谁,谁心里能没点抵触情绪?

日本人心里明镜儿似的,这次牺牲了中日贸易,下次呢? 特朗普的胃口是永远填不满的。今天为了俄乌,明天就能为了别的什么事,再让你牺牲点别的。这种被人当枪使,当棋子随意摆布的感觉,谁都不会好受。尤其是日本这样一个曾经的经济强国,骨子里还是有那么点骄傲的。

所以,日本这次的公开拒绝,既是出于对现实利益的清醒计算,也是一次情绪上的委婉反抗。它用WTO规则当“盾牌”,实际上是在对华盛顿说:大哥,你不能这么薅羊毛,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再薅下去,我这只羊就真没了。

当然,我们把视线拉远一点看,日本的这个决定,也反映了一个更大的趋势。那就是,当美国的盟友,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过去,给美国当小弟,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有安全上的保护伞,有经济上的优先市场。但现在呢?美国自己霸权地位开始动摇,在全球搞战略收缩。它不再是那个慷慨大方、能带着大家一起发财的老大了,反而更像一个焦虑的“包租公”,开始想方设法从“租客”——也就是盟友们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来维持自己体面的生活。

欧洲被俄乌冲突和能源危机搞得焦头烂额,背后的“拱火匠”和最大的受益者是谁?是美国。韩国为了配合美国的芯片战略,搞得自己的半导体产业进退两难,苦不堪言。就连隔壁的加拿大、墨西哥,也时不时被美国的贸易大棒敲打。

大家渐渐看明白了,“美国优先”这个口号,不是说着玩的。 在这个原则面前,盟友的利益随时都可以被牺牲。今天让你加关税,明天就可能逼你选边站,后天就可能直接在你本土部署针对别国的武器系统,把你推到冲突的最前线。

所以,不光是日本,欧洲、韩国,这些美国的传统盟友,都在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盟友关系,还划算吗?还安全吗?

对我们中国来说,日本这次的“明智之举”,当然是个好消息。它说明我们的警告是有分量的,我们的经济实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硬约束。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日本的决定是基于“利害”,而不是基于“情义”。一旦某天,它觉得得罪中国的代价,小于讨好美国的好处,它的立场可能立刻就会改变。而且,总有那么些拎不清的。比如墨西哥,前段时间不就在美国的压力下,开始对我们的商品加征关税了吗?

所以,我们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最根本的,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让我们的经济更加强大,科技更加先进,市场更加广阔。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那些想损害我们利益的国家的“试错成本”。

让他们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让他们在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都必须反复掂量:得罪美国,可能会挨一巴掌;但得罪中国,可能会丢掉半条命。当所有人都认识到这一点时,像日本这次做出的“明智决定”,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影响市场大事件:央行副行长陆磊...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NO.1央行副行长:人民币已成为...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 我市加快建设水利基础设施持续增强水利支撑能力 ■ 截至目前,全市13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
广发基金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云计...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增加瑞银证券为旗下部分ETF的一级交易商。此次新增的一级交易商...
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 5月6日,神宇股份涨3.85%,成交额2.29亿元,换手率5.11%,总市值65.05亿元。 异动分...
湖北国资:一年收了4家上市公司... 你好,我是涛哥,专注于并购重组投资。这是涛哥的第69篇原创文章。 2024年,湖北国资收了4家上市公...
红利策略进化论:从防御盾牌到现... 当前市场对贸易摩擦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近期各类关税消息虽然层出不穷,但A股基本走出脱敏行情,相关板块波...
原创 腾... 海内外大厂大模型研发正在进入新升级周期,为了加速补齐技术短板,腾讯混元近日进行了大幅架构调整,重构研...
特斯拉一季度净利锐减71%!马... 当地时间4月22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计划在5月“大幅”减少为特朗普政府工作,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