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公共充电站场安全管理调研报告》由东莞市电力行业协会于 2025 年 8 月发布,核心内容如下。
一、调研背景与概况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东莞公共充电设施规模持续扩张,但充电安全事故频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凸显。2025 年,课题组选取全市 8 个镇街 117 个代表性充电站场,通过含 168 个关键指标的问卷、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结合交叉分析、风险矩阵等工具开展评估。
二、核心发现
整体安全状况:全市充电站场整体安全可控,平均每站隐患 3.41 个(占指标 2%),但部分站场问题突出。
隐患等级分布:B 类(中度)隐患占 59%,为主要类型;C 类(一般)占 37%;A 类(重大)占 4%,集中于接地不良、消防器材缺失等关键环节。
问题类型结构:配电问题占 42%,管理制度问题占 33%,桩体问题占 25%。
关键关联特征:2020 年前投运的老旧站点隐患更多;大型站点问题总量高但单位设备风险密度不高;“有保险无代维” 站点占 71%,双保障站点仅 22%。
三、主要隐患
涵盖设计(图纸不全、选址不当)、施工(接地虚假、电缆选型不合理)、运维(设备灼烧、人员无证上岗)三大环节,核心短板在制度落实与日常维护。
四、对策建议
政府:强化法规落地与监管,完善准入、验收机制,加强第三方巡查。
企业:落实全过程管理,优化设计施工,构建智能运维体系,健全应急制度。
人员:推行持证上岗,加强专业技能与应急培训。
用户: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协会:推动 “行业自律 + 政府监管” 机制,助力智能运维试点与人员能力认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