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第三方输入法行业迎来增长新周期,大模型技术成核心驱动力,推动行业在规模、技术、产品、竞争及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变革,同时未来发展方向明确。
从行业现状看,整体规模进入增长新阶段,而大模型技术是关键变革力量。2025年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进步显著,我国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7000亿元,且连续多年增长率超20%,国产人工智能产品在多方面突破并与多场景融合。技术端,轻量化部署、多模态融合等突破,实现端云协同架构、插件化扩展等,驱动产品范式升级;产品端,从被动工具转向主动智能中枢,针对社交创作低效、跨语言沟通难等场景痛点给出解决方案,还呈现“无界渗透”“感官进化”趋势,同时注重隐私保护与离线功能,推动营收结构转型。
竞争态势上,“马太效应”明显,搜狗、讯飞、百度、微信输入法占据84.4%市场份额。月新装增量方面,讯飞输入法增量和增速双第一;用户粘性上,依托大模型技术,头部厂商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有一定基础,整体粘性大幅提升。
用户洞察显示,用户以中青年为主,18-24岁占比高,学生是最大受众群体,月收入3-5k用户占比最高(33.9%),且高端机型偏好逐年增长。超半数用户了解AI驱动的输入法,对信息搜索功能满意度最高,社交互动是AI功能最广使用场景,语音实时翻译是AI语音常用功能,用户还希望AI输入能结合语境生成更智慧表达,并在人设、场景链接等方面提升。
未来展望,行业将在“热点 + 大模型”驱动下升级输入体验,呈现“广泛赋能”趋势。端侧大模型有望实现端云协同等,拓宽受益人群与场景;输入框或成意图驱动的万能指令台;输入法或将进阶为主动服务中枢,持续向场景智能体跃迁。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知识产权、数据隐私,只做内容的收集、整理及分享,报告内容来源于网络,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