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理财巴士
金价飙涨之下,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又上演了跑路事件。
上周末,蓝鲸记者接到商家爆料,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出现料商跑路事件,粤宝鑫突然关闭经营场所,负责人失联。
(来源:蓝鲸新闻)
目前,受害者们前往派出所进行登记,警方已正式立案,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推测涉案超千万。
(来源:蓝鲸新闻)
不过,网传的20家上游料商跑路,并不完全属实,不少是错杀的,很大一部分门店都在正常营业。水贝商家跑路也不是第一次了,和行业的性质有关系,交易金额巨大,又很依赖商家之间的信任。
跑路最多的就是中小规模料商,这次也一样。
所谓料商,营业模式类似买卖中间商,上游拿黄金等原料,卖给下游商家。
这次出事的粤宝鑫,规模比较大,已经在水贝市场经营了两三年。
在水贝,黄金行业属于高价值、低利润,老老实实卖货赚钱不多,真正能赚大钱的是炒黄金期货。盈亏同源,料商频繁跑路,主要也是“炒黄金”失败。
常见的手法有两种:
1、“借金做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收取下游商家预付款但先不给货,并且拿这笔钱通过场外渠道做空黄金。如果黄金价格下跌,料商低价购买给商家,赚差价;若上涨,料商需高价补回,并且场外做空亏损,还不起就会跑路。
2、“收定金不发货”
收取下游定金,延迟发货,赌未来金价下跌,如果单边持续上涨,料商就要高价采购,再按原价给货,造成亏损,如果无法兑付,料商的资金链断裂,就可能会卷定金跑路。
3、“保证金模式”
下游商家可以按照“不定价”的模式拿货,只需支付10%保证金,约定时间再“定价结算”。
等到了约定时间,如果金价下跌,商家不仅能拿到黄金,还能拿到料商退还的差价;如果黄金上涨,商家也要认赔,大量商家无法补差价,料商的资金链断裂,也可能会跑路。
所以往往是金价越涨,跑路越多,料商上游的供货方和下游的商家都受影响。
但不管哪种方式,本质都是押注黄金涨跌的过度投机。
正常买卖黄金,不管是实物黄金,还是纸黄金,都没有问题,承担的只有黄金本身的涨跌。
有些听起来收益很高的投资方式则要警惕,比如之前提到的永坤黄金的保管模式,可以提前预定不同克重、周期的金条,承诺金价涨了赚钱,跌了保本。
或者类似水贝商家搞的期权模式,看起来只需小笔钱,就能撬动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交易,但高杠杆交易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当市场走势和判断相反时,风险会快速蔓延。
说到这里,顺带聊聊最近的黄金,金价再一次来到高点。
现货黄金站上3680美元关口,COMEX黄金期货盘中最高涨至3728美元,也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累计涨幅已超40%。
黄金走强,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美联储降息预期抬升,9月降息几乎就是市场共识,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年内将降息3次共75BP。
降息意味着美元存款、债券等生息资产的收益率下降,投资者持有不生息的黄金所放弃的收益变少,黄金的吸引力相对上升。
美元指数跌破97关口,创两个月新低。
通常来说,美元和黄金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当全球经济衰退、美联储降息、通胀担忧加剧时,美元的吸引力减弱,资金会流向黄金以寻求保值。
持续的地缘政治风险,也在巩固黄金风险对冲资产的地位。
另外,各国央行持续买入,也是价格上升的一个重要推手。
过去三年,全球中央银行每年增持超1000吨黄金,并且未来还会继续增持。
根据6月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CBGR)显示,95%的受访央行认为,未来一年内全球央行将继续增持黄金。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态度更加积极,同时,没有受访者表示会减持黄金。基本是压倒性认为,黄金长期走势依然看好。
高盛上调金价预期,全球大宗商品团队“仍看好黄金”,指出到2026年中,黄金价格有望升至4000美元/盎司,极端情况不排除逼近5000美元关卡。
不过落到投资上,预期和实际行动之间有巨大的不确定性,还是不要押注短期涨跌。
美联储降息后,如果其他国家也跟着降息,美元的相对吸引力没有大幅度下降,那黄金的吸引力就没那么强,这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并且,现在的价格已经包括了降息预期,短期有超买风险,也可能会出现回调。地缘政治风险,也有缓和的可能。
总的来说,黄金投资,要正规渠道,千万别贪高收益去搞各种野路子投资,谨防爆雷,并且要投也是作为配置底仓的一部分,去做小比例配置,既可以在长期趋势中获益,又能避免短期波动遭受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