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出稀土牌后,欧洲反应强烈,甚至开始异想天开。9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报告,声称鉴于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日益复杂,为确保关键能源供应安全,欧盟必须重点发展太空采矿技术,而他们的首个目标竟是月球。这份报告一出,立即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连美国媒体都毫不客气地质问:布鲁塞尔是不是脑子进水了?说欧盟没疯可能还为时过早,但确实不太正常。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当时北溪管道遭破坏后,欧洲陷入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飞涨让欧洲人忧心忡忡,担心能否熬过那个寒冬。最终他们发现,没有天然气还可以烧柴火,没有俄罗斯的廉价管道气还有美国的高价液化天然气。但代价是沉重的——两年间欧洲油价飙升,主要工业国的生产成本暴涨,这反而助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热销。为阻挡中国新能源车,欧盟祭出高关税,中国则反手打出了稀土牌。 对欧盟来说,失去俄罗斯能源还能咬牙买美国的,但若失去中国稀土,那才是真正的灾难。因为欧洲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稀土供应,全球大多数国家也都是如此。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仅两个月,欧洲企业就叫苦连天,警告政府若不尽快解决,等库存耗尽就只能停产,届时工人失业、社会动荡将不可避免。最终欧盟不得不低头,向中国求情。 这两记重拳让欧盟高层焦头烂额。他们绞尽脑汁寻找替代方案:从其他国家进口?可惜全球稀土几乎都要运到中国加工,连美国也不例外。欧盟这才意识到,除了中国,他们别无选择。走投无路之下,欧盟竟把希望寄托在月球采矿上。这个疯狂的想法暴露了欧盟决策层的窘境。首先,太空采矿技术尚在起步阶段,更别说月球基地建设了。目前全球具备载人登月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欧洲航天局并不在其中。中国的登月计划进展顺利,长征十号火箭、梦舟飞船等关键项目有序推进,而美国的登月计划则遥遥无期。 更关键的是,即便欧盟真能在月球采矿,也没有能力加工稀土。就像前文提到的,连美国开采的稀土也要送到中国处理。所以说,指望靠月球采矿解决能源安全问题,这种天方夜谭般的想法,充分暴露了当前欧盟领导层的决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