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15日)亚市早盘,现货黄金震荡微跌,目前交投于3637美元/盎司附近。上周五,国际金价仅微涨0.26%,收于3643.21美元/盎司,但这一数字距离上周早些时候创下的3674美元巅峰仅一步之遥。背后的推手,正是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信号灯,夯实了美联储将于本周迎来今年首次降息的预期。调查显示,多数分析师仍倾向于看涨黄金后市,一些机构看涨至3900上方。本周不仅有美联储利率决议,还将出炉有着“恐怖数据”之称的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加拿大央行、英国央行和日本央行也将分别公布利率决议,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也正在进行,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
劳动力市场疲软:经济降温的警钟敲响金价上涨序曲美国经济的脉搏,上周被初请失业金人数的激增重重一击。根据最新数据,这一指标出现四年来最大单周涨幅,与非农就业报告的疲软相呼应,后者显示截至3月的12个月内,就业岗位下修了整整91.1万个岗位。这些数字如同一记记闷锤,砸碎了市场对经济韧性的幻想,暗示美国经济势头正在悄然降温。失业金申请的暴增,不仅反映出企业招聘意愿的萎靡,更暴露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裂痕——从制造业到服务业,岗位流失的阴影正逐步蔓延。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天平倾斜已成定局。投资者们不再纠结于短期波动,而是将目光锁定在本周美联储决议前夕的观望氛围。毕竟,自去年12月美联储最后一次降息以来,其基准利率区间一直维持在4.25%-4.5%的“按兵不动”状态长达九个月。但如今,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已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强化了市场对宽松政策的渴望。金价的微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这一预期链条的直接产物:当经济下行风险升温时,黄金作为“硬通货”的避险属性瞬间被激活,资金如潮水般涌入,推动价格在高位稳固。
当然,通胀数据并非全无波澜。上周四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物价环比涨幅创下七个月来最大,物价攀升的迹象一度让市场心生疑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周三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却意外下滑,整体通胀路径仍属温和,大致符合经济学家预期。然而,在形成利率预期时,投资者们似乎更倾向于“选择性失明”——他们将劳动力市场的疲软置于首位,而非通胀的粘性。这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美联储决策逻辑的深刻洞察:鲍威尔主席及其团队早已反复强调,就业稳定是货币政策的核心支柱,一旦这一红线被触碰,降息的闸门将迅速开启。进一步为金价筑牢了支撑。通胀虽有抬头之势,但其温和程度不足以逆转宽松预期。更何况,密西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在上周五意外降至55.4,这是自5月以来最低水平,远低于8月的58.2和经济学家预期的58.0。这一数据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消费者对未来的悲观情绪:从支出意愿到就业前景,信心下滑正悄然蚕食经济活力。金价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成为资金的“避风港”,其价格曲线与就业数据的反比关系,已成为华尔街交易员们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