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袭击俄罗斯能源设施引发“石油危机”
在俄罗斯持续面临乌克兰军队的攻击时,石油供应问题悄然成为了一个新的焦点。为了应对俄罗斯不断升级的军事攻势,乌克兰军方近来改变了战术,逐步加大对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的打击力度。尤为显著的是,乌军对俄罗斯的炼油厂、电力变电站等关键基础设施的袭击,使得俄罗斯的能源生产遭遇了巨大的冲击。根据《金融时报》报道,随着袭击事件的增多,俄罗斯境内的“石油危机”开始蔓延。越来越多的地区遭遇了严重的汽油短缺,而油价也随之飞涨,整个局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具体来看,8月上旬,位于俄罗斯萨拉托夫州的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遭到了乌克兰军队无人机的精准打击。厂内的炼油机及其他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整座炼油厂因此失去了正常运转的能力。尽管俄罗斯政府立刻派出抢修队伍进行紧急修复,但由于受损程度较为严重,目前尚不清楚这座炼油厂何时能恢复正常生产。据乌克兰《真理报》透露,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是俄罗斯国内最大的石油燃料供应商之一,储油能力高达21万立方米。此次袭击给俄罗斯的能源供应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导致长时间的能源短缺。
除了新沙赫京斯克炼油厂,乌克兰军队还加强了对顿涅茨克地区的打击,目标包括俄罗斯的无人机仓库、后勤枢纽和位于沃罗涅日州的燃料储备基地。特别是沃罗涅日的变电厂遭到攻击后,当地的铁路运输系统遭遇严重扰乱,部分列车班次被迫停运。甚至有报道称,俄罗斯方面曾一度关闭了新沃罗涅日核电厂的7号核反应堆,进一步加剧了该地区的能源危机。
随着攻击力度的不断加大,8月14日,位于伏尔加格勒的炼油厂也未能幸免,乌军的导弹袭击引发了厂区的大规模火灾,导致该炼油厂彻底停产,石油加工活动暂停。8月21日,位于俄罗斯南部的诺沃沙赫季斯克市另一家炼油厂也在乌军的袭击下发生火灾,尽管该厂年加工原油的能力达到500万吨,但受到严重破坏后,其生产能力也遭遇了极大影响。
不仅如此,乌军的袭击还扩大到向克里米亚方向运输燃料的列车,多个载满燃料的列车在途中遭到攻击,陷入火海,迫使这些列车停运,无法继续完成原定的供给任务。克里米亚地区被认为是俄军后勤补给的关键通道,同时也是对南部前线的燃料供给线。随着攻击的升级,俄罗斯在南部前线的燃料供应面临严重挑战,甚至出现了克里米亚方向石油供给日益减少的局面。
面对这些频繁的袭击,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在乌克兰军队加大力度打击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内多地出现了汽油短缺的情况,油价也持续上涨,创下了纪录。社交媒体上有大量视频显示,加油站前出现了长长的车队,市民纷纷抢购燃料。据悉,当前俄罗斯已有10%的炼油厂因受袭或设备故障而停产,而原本计划的对外出口也受到影响。国内95号汽油的批发价格比年初上涨了超过55%。
与此同时,半岛电视台也在8月22日报道称,由于乌克兰不断加大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打击,以及季节性燃料需求的增加,俄罗斯及其控制下的部分乌克兰地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石油危机”。不过,尽管局势严峻,军事分析师认为,俄罗斯的能源危机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全面爆发,预计油价上涨的趋势将在9月前有所缓解,避免发生系统性的能源崩溃。然而,作为全球主要产油国之一,俄罗斯的“石油危机”仍然突显出乌克兰军队战术的有效性与攻势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