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泰禾集团和华铁股份遭重罚,退市不免责
见习记者 夏天
继华铁股份后,退市已2年的泰禾集团日前也收到了证监会的“追罚单”。
泰禾集团和华铁股份遭重罚背后,再次印证了证监会“退市不免责”的态度。无论公司处于何种状态,只要存在违法行为,都难逃行政、刑事、民事全方位追责。
监管雷霆出击两家退市公司遭重罚
8月22日晚间,已退至老三板交易的泰禾集团(原ST泰禾,现证券简称“泰禾3”)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福建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以及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福建证监局决定对泰禾集团及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合计1740万元罚款。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泰禾集团违法事实如下:
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公司发生13起诉讼,累计标的额96.74亿元,占2020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8.21%,其中12起单笔金额超过5000万元;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再发生10起诉讼,标的额合计61.91亿元,占2021年经审计净资产的41.84%,其中9起超5000万元。
按规定,泰禾集团应及时披露这些诉讼,但公司迟至2023年5月才披露其中1起,其余22起直至2025年2月才陆续披露完毕。
由于泰禾集团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法》多条规定,福建证监局决定对其给予警告并处以600万元罚款。对时任泰禾集团董事长、总经理黄其森等8名相关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合计1140万元罚款。
泰禾集团并非个例。就在前一晚(8月21日),另一家退市公司华铁股份也公告称,收到广东证监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新的违法违规行为,拟被处以合计2415万元罚款。
经查,华铁股份退市前新发生三项违法行为:一是2023年半年报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约11亿元;二是2023年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虚增存货6亿元;三是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三季报多计货币资金5000万元、7000万元。
据此,广东证监局拟决定对华铁股份及相关人员合计处以2415万元罚款,并对公司时任财务总监张璇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详见)
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已有64家退市公司遭查处
这两起“退市后追罚”案例,是中国证监会近年来强化监管、落实“零容忍”政策的体现。
有资深市场人士分析指出,过去市场一度存在“退市即免责”的误解,认为公司一旦退市,历史违规行为可能随之“一笔勾销”。但证监会明确提出“退市不免责”五个字,彻底打破了这一幻想。退市只是资本舞台的落幕,绝非法律责任的终点。监管追责链条完整且持续,无论公司处于上市还是已退市状态,只要存在违法,就必须接受调查和处罚。
据了解,2024年以来,证监会坚持“打大、打恶、打重点”,推行“惩防治”并举、“行民刑”协同,全面提升执法效能:
行政追责方面,2024年以来证监会查处了64家退市公司违法行为,其中44家已做出最终行政处罚决定,合计罚款12亿元,案均处罚金额为2731万元;对实控人、董事长、财务总监等关键少数处罚全覆盖;对63人采取3年及以上直至终身的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已处罚的44家公司中,28家因财务造假被处罚,7家因资金占用被处罚,9家因未按期披露重点事项被处罚。目前,仍有20家退市公司的稽查处罚程序正在推进中。
刑事追责方面,2024年以来,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移送33家退市公司涉嫌信息披露犯罪线索。例如美尚生态、康得新、*ST博天、锦州港等多家公司责任人员已被判刑、逮捕或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康得新时任董事长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ST博天实控人赵笠均已被逮捕。
民事追责方面,受理巴安水务、世茂股份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发挥专业作用,综合运用支持诉讼、示范判决、专业调解、代表人诉讼等方式帮助投资者维权。在太安堂资金占用案中,中小投服中心提起代位诉讼后调解结案,资金占用方全额偿还占用资金本息合计5.72亿元,是首单通过司法协同实现“零成本”代位诉讼全额追回大额股东占款诉讼案,市场反应积极正面。
业内表示,泰禾集团和华铁股份收到的“退市后罚单”是证监会“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监管理念的生动注脚。资本市场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上市还是已退市,任何违法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严肃的、全方位的追责。这有利于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上市公司的治理质量和信息披露水平提升。
编辑:格林
校对:乔伊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